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五章:世家再现毒计 (第2/2页)
甚至还要更多。 这两条铁路的修建,几乎带动了大半个大唐的地区,带动了无数的大唐百姓参与进去。 当然,因为李愔的建议,这些百姓,都是给工钱的。 而这一次的铁路修建,可不止是官府投资。 还有五姓七望等世家,自然也看到了里面的商机。 他们纷纷进行投资,当然,他们的投资是不会白投的,必然能够在火车通线之后,获得一定的好处。 这也间接的相当于,世家和朝廷掏钱,让大唐无数的百姓从中获利。 ……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一年的岁末。 因为天气寒冷,又加上快要过年了,铁路的修建工程,也停了下来。 而蒸汽犁的研究,碰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当然了,他们也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但是和在蜀王的领导下相比,他们的速度可以说慢了无数倍。 而无论和自行车还是蒸汽机的课题比起来,蒸汽犁的难度都要小了太多太多。 就算如此,他们的研究还是如此缓慢,这足以说明,他们还极不成熟。 不过,这五个人,可都是憋着一股劲。 吃住几乎都在实验室里,没黑没白的进行研究。 过年他们都不准备回家,非要将这个课题攻克之后再休息不可。 不得不说,科学家都是疯狂的啊! 李愔摇了摇头,不准备管他们了。 年关将近,自然而然的,一年一度的冬捕大会又要开始了。 冬捕大会,现在已经贴到了益州的标签上面。 因为整个大唐,也只有益州才有冬捕大会。 额,其实其他地方,也不是没试着搞过冬捕大会。 去年的时候,还有今年的早些时候,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就搞过。 这两年,他们从冬捕大会一开始,就派人全程观察。 然后将冬捕的所有过程,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再然后,他们也开始冬捕了。 首先,他们在北方冀州等地,选择了一个大湖泊。 然后,制造渔网,打眼,下网,等等过程,和益州冬捕如出一辙。 而他们经过宣传造势,也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围观。 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必然能让他们大赚一笔。 当时益州冬捕的疯狂劲头,他们可是都看在眼里的。 甚至就连崔知机,都花大价钱买了一条头鱼。 但是他们进行冬捕的结果,让他们大为失望。 因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上网的时候,竟然特么的一条鱼都没网上来。 为什么人家益州,一网能网上好十几万斤鱼。 而到了他们的时候,就一条鱼都网不上来呢? 这是为什么呢?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原来冬捕最重要的,不是渔网,不是打眼,不是拉网。 而是选择在什么地方下网。 原来,不是整个湖泊里面,满满的全都是鱼。 这个位置,是需要精心选择的。 只可惜,他们知道的太晚了! 他们的冬捕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而他们的行为,也遭到无数围观百姓的耻笑。 这就是标准的东施效颦啊! 益州今年的冬捕,要比去年来的人更多,更加的热闹。 随着起网的开始,周围围观的游客,开始兴奋起来。 “鱼上来了!” “好大一条鱼啊!” “哈哈,这条头鱼,归我咯!” “去,你买的起么你?” “啧啧,今年的这条头鱼啊,又不知道要卖出什么天价来咯!” 随着一条条的鱼蹿出水面,周围的那些游客,顿时开始了哄抢。 最终,下手慢的那些游客,自然是抢不到鱼的。 不过,随着连续几年的冬捕,今年打上来的鱼,比前两年都少。 自然有好多游客,是抢不到鱼的,这也让这些游客,都颇为扫兴。 看到这一幕,李愔也觉得,等明年的时候,冬捕怕是要换一个地方了。 连续的捕捉,会让鱼群减少。 而今年的头鱼,则是再次被炒出了一个天价。 整整拍卖出一百万来! …… 冬捕过后,年关更是一天近似一天。 这也是李愔在益州将要过的第三个新年。 益州新城这边,俞加热闹起来。 甚至有不好的游客,特意到这里来过年。 益州这边的条件,是其他地方没办法相比的,就算是富豪之家,在很多地方也没办法和益州相提并论。 因此,有不好富豪,干脆携带家人,到益州这里来过新年。 并且现在还有个好消息,那就是益州新城,还会继续扩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