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四章:迅猛发展 (第2/2页)
深地震撼住了。 他们嗅到了这里面巨大的商机。 他们被华夏城的繁荣昌盛,所深深地震撼到了。 他们从来都没见到过这样的繁华! 商人逐利! 他们马上意识到,这里,是他们人生中可能是最大的一次机遇了! 如果能够抓住的话,将来他们的身家,可能是他们自己,都无法想象的。 如果抓不住的话,就只能白白错过这次商机,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赚钱。 哪些身家丰厚的商家,马上进行市场调查。 在不断的寻找着商机。 经过大量的调查,他们一点点的寻找着里面的商机。 然后,他们很快就调查出,唐人最容易接受,有可能得到唐人喜爱的商品,迅速的运送到华夏城来。 然后,他们马上租赁商铺,进行营业。 而事实证明,他们的功夫并没有白费。 他们运送来的商品,非常受唐人的欢迎。 他们的生意,成功了! 当然了,这对他们来说,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 他们能够做的,还有许多。 华夏城的商机,更是数不胜数。 他们需要抓住更多的机会,才能够博取更加辉煌的未来。 而在华夏城方圆百里之内,原本都是荒野的地方。 现在也建立了好多茶铺甚至于客栈等,供人歇脚的店铺。 甚至于,还有专门的车马行,可以专门替人运送货物。 而这些茶铺、客栈等建筑,都不是华夏城派人修建的。 而是哪些原住民,发现了里面的商机,由他们出面修建的。 对此,李愔并没有干预的意思。 虽然从道理上来讲,他们并没有获得华夏城的批文,这些都属于违章建筑。 但是现在,才是民族融合的第一步。 李愔才不会在这种小事情上斤斤计较。 最主要的是,李愔有信心,最终将他们同化。 一个华夏城,几乎带动了整片陆地的经济还有互动。 以往的时候,他们部落和部落之间,交往相对都是很少的。 而现在,部落和部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起来。 …… 城东的经济开发区,已经有工厂竣工,并且投入生产。 目前,正在大量的召集工人。 现在,这些原住民,已经逐渐的意识到了华夏币的价值所在。 而经济开发区里面的薪酬,每个月已经达到了三千华夏币。 这个薪酬,是他们在家里劳作半年,都换取不来的。 所以,当周围的原住民,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有大量的原住民,跑来应聘。 然而,单单是第一条,交流方面的要求,就阻拦住了大多数的人。 这点要求就是,能够听的动汉语,能够会说简单的汉语。 可以完成日常的简单交流。 这个是必须要有的。 如果不能够交流的话,怎么来完成日常的工作? 当然了,其实他们也有另外的选择。 哪就是招几个原住民来管理下面的人。 这样的话,只要这几个管理能够会说汉语就足够了。 他们足以充当中间角色,完成双方的沟通。 但是这样,并不是李愔想要的。 李愔想要的,就是让大量的原住民,开始学习汉语。 让他们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汉族的文化,并且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最终能够同化掉他们。 而目前为止,其实还是有一些原住民,会说汉语,并且能够和唐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的。 尤其是第一批前来支援华夏城建设的那帮原住民,他们之中,会说汉语的人更多。 而目前,也仅仅只有三五个工厂开工。 并且因为是刚刚开工,工厂里面的很多零件,其实都是从大唐运送过来的。 他们现在做的,只不过是简单的组装而已。 所以,现阶段的工作,并不是很多。 因此,招收的人手,也比较有限。 所以,这几个工厂招收的人手,很快就招满了。 而这种情况,让那些没有应聘成功的原住民,为之羡慕不已。 而这,也更刺激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汉语。 因为听说,加工区里面,可能会有几十上百个工厂。 这些工厂的厂房,现在还在建设之中。 等建设完成,这些工厂开工的时候,需要的工人数量,将会更加庞大。 但是如果不会说汉语的话,他们是进不去的。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汉语,恐怕到时候,光是会说汉语已经是不够用了。 现在已经有一些聪明的原住民,在学习写汉字。 不过,这个难度,实在是有些大。 毕竟,汉字太过复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