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_第六百八十三章:东罗马人看电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三章:东罗马人看电影 (第2/2页)

   大家每天都靠喝稀饭过日子,谁都没有资格笑话谁。

    但是这才几个月的功夫,人家租界里面的人,居然都吃上面包了!

    听说他们在工地上,吃的都是米饭和馒头。

    虽然口味有些比不上面包好吃,但是人家哪里吃的菜,真的是人间美味。

    实在是太好吃了。

    听说他们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

    并且,人家一天的工钱,竟然还有足足十枚铜币。

    就连山下镇子里的新工,每天居然都有五枚铜币的工钱,这你敢信?

    他们也很想尝尝,馒头和米饭到底是什么味道。

    当然了,他们更想去山上去做工。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人家是租界里的人,人家用人,只会在内部挑选。

    生活在租界外面的人,只有对租界内部的人,羡慕嫉妒恨的份儿。

    当然了,租界内部,其实也有一定的矛盾。

    这些矛盾,主要是由于语言上的。

    双方语言不通,平时他们和管理层,就没办法进行有效的沟通。

    整个租界,能够会说他们语言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只有少数三四个人。

    听说,就这还是照顾刚开设的租界。

    等以后租界增多之后,这些会说他们语言的人,还会调往别处去。

    因为这种情况,沟通上,存在了诸多问题。

    而有一些聪明的百姓,就开始试着学习汉语。

    一开始他们只学会了很简单的一个单词。

    每天看到华夏城的管理者,都会大叫一声:“早上好!”

    然后当天,这个百姓,就被提拔,成为负责一片区域的头头。

    而他的工钱,直接就上涨了二分之一,涨到了一天十五枚铜币。

    并且他的工作,也要比以前轻松了许多。

    主要是看着他小组的成员做好工,负责登基他们的考勤就可以了。

    如果他们有什么问题的话,由他负责和华夏城的管理者进行沟通。

    这个机会,是如此的轻易。

    但是他得到的待遇,让几乎所有人都眼红。

    第二天,有一多半的人,都学会了说早上好三个字。

    毕竟,只是单学这三个字的发音的话,再笨的人,都能学的会。

    但是第二天,就不再有人有这么好运了。

    这让他们更加懂得了一个道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自己不能抓住机会,靠在后面跟风,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机会。

    还有一个道理就是,如果能学会这些华夏城人说的语言的话,那么,将会有更好的机会再等着他们。

    就因为这一件小事情,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努力的学习汉语。

    而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哪些学习更快的,能比其他人多说几句汉语的人,总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从哪之后,班组长,都是从哪些会说更多的汉语的人之中选取出来的。

    从此之后,租界的百姓,学习汉语的热情,就更加的高涨。

    事实上,可不止是那些雇佣在努力的学习这汉语。

    包括下面的哪些店铺里的伙计还有老板,也都在努力的学习着汉语。

    因为,整个租界里面,最富有,最舍得花钱的,永远都是哪些华夏城的人。

    他们买东西,从来都不在乎价格,只要喜欢,就是大把大把的铜币甚至银币银币洒出去。

    当然了,也没有商人胆敢欺骗他们,除非是他们嫌命长了。

    而他们发现,如果他们会说几句汉语的话,生意就特别好做。

    比方说,每当他们看到华夏城的长官路过他们店铺的话,只要他们高喊一声:“长官好!”

    哪些长官,通常都会停下来,然后到他们店铺里面,随手挑选几样商品。

    这一招,让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

    当然了,这一招,大家很快都学会了,大家都这么喊,后来自然也就不灵了。

    但是,如果他们会的汉语更多的话。

    能够和哪些长官进行简单的沟通,那么他们下一次,还喜欢继续来店里消费。

    有一个这样的主顾,简直顶得上几十个其他主顾。

    这笔账,他们算的很清楚。

    因此,哪些店铺里面的老板和伙计,学习汉语的热情,也是非常高的。

    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到最后,整个租界,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在学习汉语。

    而回去之后,自然而然的,会向他们的家人或者是亲朋好友进行显摆。

    “嗨,你知道吗?早上见面的时候,哪些华夏人,会说早上好!”

    这大抵就像是后世人,基本上都会说几句日语或者韩语似的。

    要是不知道呀买碟或者是阿西吧等词,会被人笑话的。

    于是,整个租界之内,汉语竟然逐渐普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