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天朝_第一百一十二章 引虎驱狼?李代桃僵(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引虎驱狼?李代桃僵(2) (第2/2页)

的贵人懂什么,朕正为某件大事为难呢!”咸丰有些苦笑不得的安慰轻拍肚皮上的手。

    “陛下现在因何为难,臣妾也可说一二供陛下参详,可否?”

    被窝里钻出一个硕果纤腰的赤裸满人发饰的年轻玉人女子,跪坐于皇帝背后,头枕其右肩膀,双手叉抱着咸丰肚皮。

    “你个刚入宫的,怎么,也想管国家大事?”咸丰调笑着身后的兰贵人。

    “妾可没有这想法!”

    “也是,你也是旗人,你看看吧,我也正是因为这事犹豫不定。”

    被称为兰贵人的叶赫氏闻言拿起接过了沈兆霖的奏折,口里读出声来:

    “……今贼专攻省会、郡县城池,城既破,乡勇亦相与解散矣。抚州如此,各省各府亦必皆然。”

    …………

    “乞饬直省当於练勇中精选十之二三,联为乡兵,统以练达有位望之人。遇本县有警,互相救援。其外府、外县仍不得调往,以免扰累。……”

    “你看吧!这真是叫朕为难,”咸丰抱着前越怀里看奏折的女人,手下意识的玩弄着那对硕果,思绪却对奏折内容言道:

    “沈兆霖之意,无非八旗子弟浪荡,绿营沉暮,对付不了目前长毛的猖獗势头,建言兴办团练,来代替八旗军和汉人绿营。”

    “那陛下的意思?”赤身子的兰贵人靠在咸丰怀里,话语有些谨慎,又有些柔媚。

    “大清的根基是八旗,如果让民间团练自行募兵剿匪,那汉人士绅就获得了地方兵权权柄,以后想收回来也就难了,搞不好会形成唐代藩镇之势,这无异于引虎驱狼,搞不好会烧掉咱们大清啊!”

    “陛下!妾身倒不这么认为,”怀里赤裸羔羊白rou般的兰贵人,伸手摸着咸丰皇帝的脸,小心带着俏皮道:

    “陛下英明神武,不下于当年高宗及仁宗皇帝②(乾隆及儿子嘉庆),高宗刚及逊位仁宗,嘉庆元年即有白莲教匪起事,爆发数月间遍及川、陕、楚、豫、甘五省,高宗及仁宗皇帝下令筑寨团练,坚壁清野,派兵布将,旋以克定,此先王旧事,已有定例,陛下何不依行?”

    乾隆刚逊位于嘉庆,白莲教就大规模起义,前后人数上百万,波及地域五省,这和他父亲道光刚去世,他咸丰刚及即位时就有GD、湘西、GX、GZ等江南各地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情形是有些一样,兰贵人这么一说,倒提醒了咸丰。

    咸丰沉默不语,半响,忧虑的说了实话,道:

    “彼时八旗子弟虽暗弱,还有少许骨干子弟,然绿营也方尚能战,且作战以官兵为主、民团为辅。

    现在八旗绿营都已不能战,若准团练,则即民团为主,官兵为辅,主次易之,一旦反叛逆上,朝廷无可抵挡,易失国家大政权柄。祖宗基业在手,祸福不知,朕实难决之!”

    “陛下,臣妾虽然年幼,浅薄见识,但知兵事需有地、粮、钱、权四样。

    朝廷可派忠义著称且朝内无根基的大臣去各地自行募兵,只给他们团练大臣职号,让他们当地自行募兵、兴办团练,并不让他们与当地官员有交集统辖。

    调给的军费粮饷供也给需报朝廷准复,全国团练大臣可派多员互相挟制,同时可以省域划分,不准越境私动,控制其人数规模。

    这样朝廷将地、粮、钱三样捏在手里,他们纵使有了兵权,也不可能悖逆朝廷,有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解决近忧,才能破除远虑,不知陛下以为然否?”

    咸丰听着这思路,头脑也清晰开来,他又抱看着怀里赤裸的可人女子,竟发现这少女除了别样美貌,言语条理清晰,倒有超出常人的聪慧,有些惊喜惜爱。

    “你说的也是,倒可以让上折子的沈兆霖先去试试,看看行否。”

    “陛下!……”怀里因抚摸的一声羞叫。

    “你真是个可人!”

    心绪放开的皇帝已经俯身下起了嘴,两人互相身子口动轻咬,很快在被榻半漏下扭动起来。

    及到第二日,神清气爽的皇帝上朝发布了一道诏命,派沈兆霖迁吏部侍郎,督JX学政③,不日出京去JX行办团练。

    同时让大臣们举荐人品端正、没有朋党根基、职务清闲的汉臣,名单交内务府供自己审阅。

    不久,经朝臣举荐,一份崭新名单送入宫内,这四十多人的名单里,就夹有以道学伦理文章著称的曾国藩。

    …………

    “你们长毛成不了事,我为子孙及靳氏一门计,岂能和你们同流合污!”

    “成不了事,何以见得?”

    “搜刮富户,一路流亡,即无赋税之地,也无行政之都,纵卷百万之众,顷刻灰飞烟灭,亦何难哉?”

    靳柯拒绝了夏诚的另一个办法,他死活不同意搭上夏诚这条贼船,诉说着自己的理由,他宁可自己死了,也不愿日后连累自己的亲戚族人。

    “你信不信我现在就让你们一家去地下团聚!”

    夏诚最终发了怒,小小身躯,却高声危言洞喝着。

    一直嘴硬的靳柯变了脸色,口微张动了几下,却什么也没有说出。

    “原来你的软肋在这儿,那好,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今晚就出城去把事办好,另外城里虽然少粮食,但不会饿着你老婆儿子的!”

    夏诚秉眼笑着,又对着一侧自己的老叔于贵道:“给他换身衣服,让他晚上出城去!”

    靳柯无言落魄的被士兵架押了出去,稍后要跟退下的于贵走了两步,忽折身回过头来疑道:“诚哥儿,这有用吗?”

    “有用没用,总要试试,另外城里粮食怎么样?”

    于贵仿佛被夏诚问住了,半响才默默道:“现在每人一天只能发二两米,勉强维持,就这三天后也就没了!”

    “生死看今晚了!”

    夏诚心里几乎下了心思决断。按持

    …………

    清军帐篷城外绵延数里,军柝声音夜晚各自军营时有相互敲打回应,击响这绵延七八里的营寨。

    出城的靳柯被清军哨探带进扎下的连营,外面用树枝荆条筑成矮栅栏墙,南北蜿蜒下去,有些一眼望不到头。

    每行走几十步,就有一队兵巡逻,显得夜间的防守异常严密。

    这一路走着,前面帐篷还有些人声鼎沸,后面一箭之地后的帐篷却有些寂静无声。

    而且他从军营里听到了有些帐篷里传来的GD口音,不待他多想,被引进了十几个两侧鹄立着亲军按持腰刀的主军大帐,帐内主座上的人却不见了向荣、以及以往两侧的邓绍良、江忠源等。

    只有和春、刘长清、虎嵩林、米朝兴一帮人,帐内更有一位他没有见过的翅翎子武官,看样子是个提督街的将领。

    新来的那个武官道:“这就是那个内应吗?”

    刘长清道:“是他,但不知道他们怎么城里没有弄出动静来,反而上次放了夏诚战场上回了城里,今天又来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和春咳嗽了一声,显示他才是现在的主事之人,众人便不再说话,和春看着靳柯道:“我听说吴公九被抓起来了?”

    靳柯心里吃了一惊,忙道:“是呢!”

    他没想到这清军对城里消息也这么灵通,却不知道每天夜晚城头上都有十几个饿的要命的士卒自城头缒下,投奔降于清军大营。

    靳柯的心思转的千千万万,他商人出身,口头子活,就听和春说了一句要命的话,疑道:“吴公九被抓了,你怎么还能自由出入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