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转道入赣(1) (第3/3页)
“啊!”“喀嚓”啊!“喀嚓”……“喀嚓”马前一连十几颗掉队太平军散卒的人头被人押获后排队砍下,马背上的福兴看着自己自午时出营,追了一下午的军队,人人疲乏,他没有想到这群长毛这么能跑。 眼见天就要入暮色里,自己尚距离俘虏招供的石盖塘镇还有大半天的路程,就算自己的队伍现在不吃不喝不睡觉的赶到那里,已经都大半晚上了,士卒疲乏不说,夜色乱战里还指不定谁打谁,①福兴不得已下令附近驻扎休息。 他这一路捕获掉队的、逃离的太平军足有上百人,说明太平军吃苦的泥腿子出身也支撑不住了,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的掉队逃离。 福兴虽然歇了,但他并不担心,近万人的行进速度总比不上他三千人的快,明后两天总能追得到。 ………… 石盖塘镇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儿的人做靠仙岭湖,又占据自宜章北上郴州的商岭通道,较为一般镇子富庶,人的生活也慢而悠闲。 但自傍晚时分,各家都做法的时候,一大批头包“红”“黄”色巾帽檐的“山匪”涌了进来,吓得一镇没有准备的人鸡飞狗跳,关门闭户,藏灶台、床下、粮食堆里,恨不得变一个个小鸟飞走了般。 但敲门砸户的担心事并没有发生,唯一遭殃的就是这镇上的地保,和可称大户的陈二爷,地保被勒令动员每家每户,让人准备一万人的饭食起做。 士绅土豪陈二爷则得到了一张盖着“太平圣库凭票”的黄纸,被拿走了五千多两银子和一万多斤粮食。在亮晃晃的大刀面前,这个平日架子大、镇上威风凛凛的秀才老爷,哆哆嗦嗦的破户了。 村里各种婚娶的露天大锅被烧起,妇女们脸上摸满了灶灰,小姑娘小媳妇则被藏实在自家深处里角落,场地上全是些七老八十的老太婆老妇人出来烧火做饭。 陈二爷的粮食刚送给太平军,就被拉来这处,很快一半做成了一碗碗热腾腾的米饭,被这些长毛担去当场吃,另一半在其要求下,被蒸煮成可以携带的干粮。 夏诚到现在一口饭也没吃,他骑马巡视着入镇全军,确保每个人都能吃上口热饭,靳柯待在他身边,不时的跟他说着什么。 夏诚听着靳柯关于入镇征收粮食与钱物情况,正听着,却见手下将领崔拔仓促跑了过来,像是有什么急事。 自己手下的崔拔不是一个人,他是带了一个人赶了过来,急抱拳对着夏诚道: “检点,咱们后面有清军!” 夏诚眼神一眯,示意他继续说,崔拔一拍旁边那人,带来那人颤颤巍巍,猛急跪下叩头: “小人有罪!小人有罪!小人不该猪油蒙了心,见咱们圣军大队疲暮不堪,脱离了北上大队人马,现又不知道要跑哪里去,心里有些想家,便下午故意掉队回去,谁知路上有股追剿清军在杀逃兵,见他们在上李家扎的营,小人回不去,又只好赶忙回来,小人不是有心逃离,实是……实是” “上李家,那距咱们只有半天多的路程!”靳柯有些心急吃惊。 “是我天,是我地, 是我兄,是我弟,血rou躯,浩然气,大同世界太平旗,大同世界太平的旗,大同世界太平旗……” 远处传来了一首太平军军歌,听方位是左军营地,声音苍凉豪迈,夏诚有种听后世解放军军歌的感觉,他怔了一会儿,心里觉得这股子劲儿,是他其他几部队伍少有的。 自己建设的军队千疮百孔,还不如这种宗教凝聚力强的军队足,如果全军都有这股子精神,他何至于打了败仗后,到现在上万人只能仓皇出逃,现在连清军回击也不敢回击! 心灰意懒的他让崔拔将这个逃兵带下去,不要难为他,叫着靳柯下了马,两人在地上以地作图比划了起来。 “逃是逃不过了,大队人马行走,最快,也要明天傍晚抵达宜章县城,中间还不能休息,但明天傍晚之前,他们就能追到咱们!” 靳柯地上比划画出的地点着说。 “我听你路上说,这儿出了镇是一个大转弯,一侧是起伏跌宕的山地,可以在那儿伏一两支兵?” “是的!”靳柯指着画出来的地名,“可以在黄家湾、腊下洞打他们一个伏击,我们——” “除了这儿可以埋伏兵马,之外呢?”夏诚好像并不满意,再问着。 “那就只有前面的良田镇了!” “良田镇?” “对,确切的说是过河后入镇子的那一段路!” “还要过河?”夏诚来了兴趣,眼前一亮。 “对,下汝江,他是郴江的下支流,说是江,但只比一般河流宽些,水深过肩,上面是一座竹石桥,叫万寿桥。” “继续,说说这段路!” “过河后,两侧是连绵山岭,左侧是杨家板、围墙湾、八角沙、新铺上等山岭,右边是斗冲,这是座陡峭山岭,中间又有一座两百米高的袁家山,路从起其山脚下走,前后六里多路。” “那就在这儿设伏了!”夏诚拍了板,这地方他听着就像个设防的好地方,他也决心大干一场。 “为什么要舍近求远?”靳柯有些不解,夏诚很耐人寻味道: “在第一个可以遇到埋伏的地方你没有设伏,那他会以为第二个可以设伏的地方有埋伏吗?” “这要看什么人,一般庸才可能会这样想,但遇上谨慎的将领,他们会一个一个的仔细探查!” 靳柯不怎么看得起夏诚的小聪明,他有些抬杠般的说,没想到夏诚回了句:“你说的对!” 他当即唤过李天成,命其找来周彪伍,不久周彪伍来到他面前。 “一会儿我全军开完大会,你就带后营人马,今晚连夜出发,明天凌晨务必抵达宜章县城附近,不必攻城,一路声势造的越大越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