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天朝_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者势也纵江伐城(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者势也纵江伐城(3) (第2/2页)

你来说,这两句圣人的教化,是什么意思?”

    一个三十出头的先生,捧书对着下面窗边的一个十七八余岁书生提言道。

    那个叫谭元的在窗边闻言站起,先规规矩矩的行了个弟子礼,后解释道:“启禀老师,学生以为,在圣人眼里,大的学问,是在于明辨是非,注重德行,学识反倒是次要的!”

    “对!大家看,谭元说的很对,大学者,大而有学者,所谓之道,道,即在德字!”

    三十出头的先生听言,对下面一众年龄大小不一的士子道:“所以孔子……”

    “有船,快看!”“你看……兵……”

    下面几个靠窗户的人忽指外面说道,有人后排叫道:“谭元,你看,那不是你谭家的船吗?”

    叫谭元的士子闻言,多少有些吃惊,忙推拨开自己窗头一看,果然是自家的“谭记”船只,相继往岸上靠了上来。船上不少兵像下饺子一样从白鹭洲的赣江主航道一侧的船只上、在其刚靠上白鹭洲岸后就急跳下来。

    “君子不动于外物!”那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似乎发了怒,语气生硬的,眼神横峻的看了堂中众人一眼,也不看外边,转而看书道:“关上窗户,继续读书!”

    “先生、……”

    “没听见嘛!”教书先生明显发了怒。

    众人虽心生奇惧,想要说明,但在先生的长期威严下,一个个只好关上窗户,继续开始捧书。

    “是故孟子云: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可屈,这说明外物不能使真正的士子心乱,勤心……”

    “哗啦啦……”不少棍械撞击跑步大腿及其他声音,开始从堂外闯传了进来。

    那先生才感觉是好像有些不对头,停住了讲话语句。

    “不许停留,穿过书院去,从另一侧快速冲过浮桥,冲进城去,敢擅留着死!快!”

    伴随着大量脚步声,有一声音堂外下面高叫着。

    “噔噔、噔噔——!”

    紧接着楼下有人急登上楼来,踏的书楼木梯此时作响。

    “哗啦!”堂门还没等先生打开看,倒被人先一脚踢开,伴随着两个背土铳的士兵闯了进来,先生和士子们看着突如其来的情况,都有些怕。

    随即一个十七左右的小黄长袍、红锦绣虎团的长发年青小孩跟闯了进来,直接无视这一群人,推开正对庐陵城里另一面的窗户,抽开望远筒瞧着。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能如此行事,就算这些日子城里在调兵备战,准备南下去打仗。

    你们这些行伍丘八进城,也不该横穿我们白鹭洲书院,走白鹭洲上的浮桥入焕文门,这焕文门历来是专给来鹭州读书的士子们走的。”

    那先生先看了一眼窗外景象,见楼下书院里先是打头一队清军服饰的拿着刀矛枪器等兵械跑过,火急火燎的急跑上了浮桥。

    后面一队队其他服饰且人数较多兵卒,另样的衣着服饰同样较为整齐划一,急冲冲的跟在打头的“清军”后面。

    堂下书院里,相邻其他书舍中读书的书生士子跑出来了不少,看着不断穿越而过的兵勇列队伍看热闹。

    “你们的官长是哪个?”书楼的教书先生觉得自己心里看了出来,这应是一伙不懂规矩的乡下新“团练。”

    他心里打定主意,务必要让他们这些丘八知道知道随意践踏圣人书院及士人专用路道城门的后果与规矩。

    “怎么呢?找我有事?”

    注重眼前的夏诚有些好心情的回了一句,他眼里的目标多少依旧看着黄铜单筒望远筒里的焕文城门。果然,这条学生道和他想的没错,往日只行走洲上书院学子,所对应城门根本无人看守,自己的打头士兵很容易就冲了进去。

    “你!”那先生上下打量了一下,又道:“如此年级轻轻,就算守孝,头发曾长至于此,看样子足有年余,也不早剃,怎么如此的没规矩!”

    “what?”

    闻言诧异的夏诚有些质疑这先生读书傻了吗?嘴里蹦出一句下意识英文,意思是你看不出我在攻城吗?

    “你在说什么话?”这教书先生还以为“what”是乡下土话在骂人,郑重其事道:

    “我再说一次,焕文门只准走读白鹭洲书院的学生士子,此门是专为奖励学识士子读书少走绕路而开,历来不准走贩夫走卒、货运拉纤停靠洲边行走停货,为的就是保我白鹭洲书院读书人的清净,你要行兵进城,就去南城聚魁门去!”

    “喂!先生,你看——”夏诚发怔忙的有些晃扯了扯自己的长头发,示意提醒着自己的身份。

    “你个蛮人到底什么意思?”

    这先生有些怒了,自己在知府陈宗元陈老爷面前都能说上话,一个山野蛮瑶“团练”愚昧无知、不尊教化,还在自己面前弄蛮人的癫狂举止,似有嘲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