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绝世谋臣_第九十一章誓死不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誓死不退 (第1/2页)

    “来,哥哥,喝酒!哈哈哈,我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虎将豹头虎眼,面容粗犷,满面虬髯,举着酒坛豪饮。

    另一位将领满面红光,丹凤眼,正捋着自己的美须髯,“翼德,不可在大哥面前失态,何况这还是在军中。”

    “无妨,云长,三弟心里高兴,任由他便是!”坐于主位的,面容仁厚,眼中尽是怀仁之色,他的耳朵却比别人大了些,带着柔和的笑容说道。

    “二哥你不解风情,还是大哥懂我,哈哈哈,来,二哥喝!”张飞拿起酒坛仰头就灌,惹得刘备关羽失笑。

    关羽说道:“这一战那袁术也吃了些苦头,损失了两万石粮草,好马五百匹,大哥这可是一场大胜啊!”

    “自然是大胜,为兄多亏有二弟三弟这样的虎将相助啊!”

    “大哥什么时候还说这话,袁术那厮昔日讨伐董卓时,我就一直看他不顺眼,现在还敢称帝,大哥都还没称帝,他岂敢!”

    “三弟休得胡言!”刘备面色不悦的说道,“我是中山靖王之后,如今汉天子犹在,要做的应该是助天子挽救汉室,怎可行大逆不道之事!”

    “都怪我,又说错话了,是啊大哥和那些狗屁诸侯不一样!”张飞举起酒坛,“翼德自罚一坛!”

    “大人,元直先生来访。”兵卒于外汇报道。

    “快请先生进来。”

    徐庶作揖行礼道:“徐庶拜见主公!”

    刘备连忙起身,拉着徐庶坐下,“元直先生不必行此大礼,外面夜寒帐中有温酒,三弟快为元直先生端来!”

    对于刘备如此亲和的表现,徐庶自然也是很受用,坐在一旁,“先生你可不厚道,虽然帮我们打了胜仗,但人怎么就跑了,来,这里一坛酒,先生你要全喝了!”

    张飞脸色泛起阵阵红润,神色充满了醉意,走到关羽面前把酒放下,“来先生我们干!”

    说完后直接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徐庶和刘备微微轻笑,关羽则是无奈的站起身,在酒盏之中各倒了一杯,“舍弟已经喝醉,便由我为三弟代酒一杯敬先生!”

    “请。”徐庶接过酒盏向着关羽示意,仰头一饮,将酒杯放在了一旁。

    “我听闻先生这次去了襄阳,可是寻得了那位好友?”刘备关切的问道。

    关羽问道:“大哥你知道元直先生此次去了襄阳?”

    “徐庶先生去襄阳拜访了昔日的一位好友,”刘备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便未与你们说。”

    关羽点点头,徐庶说道:“没有到进入襄阳,近些日子襄阳全城戒严,守卫疏而不漏,我猜测这与孙坚的死有着一点关系,却不是全部,恐怕将有更大的事情要发生。”

    刘备开口道:“虽未见着故人,但元直先生能够平安归来便好,如今我们攻下了淮阴一地,我想问问元直先生,接下来该如何做?”

    徐庶说道:“我听闻军情,袁术军于庐江被孙策大破,这是我们的好时机,如果是之前我会劝谏主公只攻打淮安。”

    “但现在袁术大败,孙策必然兵指寿春,袁术已经自顾不暇,手下的这些将军心中恐怕更是已经慌了手脚,不妨由主公与我领兵去往灵璧至泗县一地进行游说,由云长将军带兵进攻淮安,如此主公便可夺下四城!”

    “元直先生此番有理,二弟你能可想担当此任?”

    关羽眉眼之中尽是自信之色与傲然之气,说道:“云长此番必定攻下淮安,如若不成提头来见!”

    “好,我于二弟你两万兵马!”

    关羽捋一捋自己的美须,“何须两万,大哥此番去往灵璧路途遥远,恐有凶险,我只要五千足矣!”

    徐庶心中微凝,说道:“将军可不要自大,袁术手下将领虽被将军击败,但淮安如今还有一万五千多的兵马,还是应该谨慎为重,带一万兵马去吧。”

    “元直先生太小看我二弟了,论武力我二弟对于吕布也毫不逊色,”刘备大笑着说道,“既然二弟如此虎勇,好我便只给你五千兵马,多少日破敌?!”

    “十日之内,必定攻下淮安!”

    徐庶不由得叹口气,主公手底下的两个将领武力高超不假,但看来太容易自满,这样可是极容易栽跟头!

    刘备在淮阴留守一千兵马,自己带着两万四千余的兵马前往泗县。

    大军行驶第五日。

    刘备与徐庶张飞,正在帐中吃食。

    “报,淮安军情,关羽将军已攻破淮安,斩敌五千余人,其余兵马尽是归降!”

    “二哥这么快就成了?!”张飞欣喜的站起身,大吼一声。

    “元直先生,我这位二弟如何?”刘备捋着胡须,喜笑着说道。

    “将军真乃虎将啊!”

    寿春宫殿。

    袁术现在是焦头烂额,孙策他怎么就放弃回援合肥,直接攻打寿春?!

    二十里啊,数万大军距离寿春只有二十里!

    到时候数万大军冲进寿春,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快,召回张勋大将军,速速带兵回防寿春!”袁术大声喝道。

    “禀告陛下,大将军正在合肥一地,且与寿春相隔数百里,即便现在召回已经无济于事,兴许大将军行至半途,寿春便已经沦陷!”

    袁术心中急怒,不由得看向下方的杨弘,怒喝道:“杨弘,这就是你的计策真是害死了朕,害了朕的大仲!朕就不该听你的谗言!来人,杨弘妖言惑朕,以叛国罪论处,拖下去斩了!”

    杨弘脸色一变,“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

    兵卒架着杨弘就向外走,根本不给半分多话的机会,袁术瘫软的坐在龙椅之上,“时代如今,诸位爱卿,还有何良策?”

    大臣们挤眉弄眼,尽数沉默,平日里都是阎象与杨弘为袁术出谋划策,现在一个辞官了,还有个恐怕已经头要掉了。

    一位大臣走出列说道:“帝王在,则家国在,如今孙策兵进寿春,大仲无力抗衡,臣请陛下移驾!”

    对对对,还有逃跑这一条计策,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嘛。诸位大臣心神豁然开朗,不由得点点头,纷纷开口谏言道:“臣等也请陛下移驾!”

    “诺大的一个寿春啊!”袁术心痛的大嚎,寿春可是他的帝之基业,他心里极其清楚,一丢便在无力回天。

    阎象叫自己召回张勋的时候,为什么就不听啊,只怪当时自己被色迷了心窍,信任杨弘这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