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26章 屈原变法 (第2/2页)
还来给国库缴纳赋税?谁来给国家服兵役,服劳役?” “大王!”屈原拱手道,“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民心所向是为宋国。我们若是想杀住这一股入宋之风,还需要从最根本的问题下手!那就是让国家富强起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样一来,各地的黔首才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跑到宋国去谋生了!” 楚王闻言,不由得眉头一皱,说道:“屈原,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如何使国家富强?如何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屈原肃容道:“大王,这些日子臣与昭阳、昭鱼等大人日思夜想,经过反复地讨论和商榷,终于拟定了一份适合我楚国当前的国情的变法内容,请您过目!” 听到这话,楚王熊槐的眼皮子一跳! 现在天下列国最忌讳的是什么?实为变法! 楚国其实更忌讳变法。当年楚悼王在位的时候,任用吴起进行变法,不料中道夭折,不仅楚悼王莫名其妙地薨逝了就连吴起最后都被一群老贵族射杀在楚悼王的尸体上! 其实关于楚国变法的事情,熊槐并不是没有跟昭阳和屈原商量过,但是都不甚满意,没想到这一回宋国步步紧逼,倒是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这么快就将变法的内容草拟出来了。 当然了,还不算仓促,毕竟屈原等人为了变法之事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 楚王熊槐看了看屈原递上来的竹简,微微颔首。 屈原垂手道:“大王,变法的内容共计六条。其一,奖励耕战;其二,举贤能,唯才是举;其三,反壅蔽;其四,禁朋党;其五,命赏罚;其六,移风易俗!” “请你细说。”楚王郑重其事地道。 “诺!” 西元前319年末,即楚王熊槐十年,左司徒屈原在楚王与令尹昭阳等一大帮刚正不阿的大臣的鼎立支持之下,开始紧锣密鼓地变法。 这次的变法广度和深度都堪与楚悼王时期的吴起变法所媲美。 关于屈原变法的内容共有六条。 第一,奖励耕战。 奖励农耕,是为了增加赋税,富国富民,奖励征战是为了加强军事战略装备。 卫鞅和吴起的变法都是这一套路子,使百姓无论是务农还是出征,都有盼头、奔头和念头,只有建立奖罚制度,臣工和百姓才会心甘情愿的为爵位的驱使去竭尽全力。 第二,举贤能。 唯才是举,战国时代魏文侯首开礼贤下士之风,使魏国在战国初期首霸百余年,其次要推齐国的齐桓公,齐桓公辟稷下为学宫,招贤纳士。 到了齐威王时期,稷下学宫依然是超越大梁稳坐天下风华成为天下士子趋之如骛之地;屈原此时,这样的改革也算是正当其时不过与其时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来年后,赵国强势的崛起为战国强国的时候,楚国以文弱之势却日渐消沉了下去。 第三,反壅蔽。 也就是要破除君臣、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障碍,要让楚王下达的命令准确即时的传达到臣工的府衙,臣工的府衙也在第一时间把王宫下达的命令传达给广大百姓;让楚王与百姓互通有无,打破君王被jianian佞所包围的态势。 君主能清晰明快的了解民生疾苦,不偏听偏信。而臣民的意见也可以高速的直达天听。 第四:禁朋党。 鉴于楚国的贵胄和老世族往往结党营私,狼狈为jianian;对不同政见的臣工大肆攻讦。故而要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约束杜绝。 第五:命赏罚。 无论是名法家的商鞅抑或是兵家的吴起,都注重严格的律条来约束将士的功过;在变法这样的问题上,屈原集合法家、兵家之精华而独成一体。 第六:移风易俗。 屈原对楚国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一个个能言善辩巧言令色的臣工老世族,不惜损害国家的主体利益来投机取巧。 此次的变法也把楚国的不良之风也要用法律形式来约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