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5章 新故事的前奏 (第2/2页)
走到两人跟前,笑道:“是不是对某家有些失望?” “玄德哥哥!” “主公!” 两个人立刻想要解释,不过刘备却将他二人拦了下来。 “眼下的大汉朝,看起来花团锦簇。内里,已经烂透了。”刘备摇了摇头道:“曲辕犁的推广本来就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可是如今除了荆州、徐州和司隶之外,其他地方全都受到了巨大的阻碍。” “还有先生所研究出来的新式制肥法,也仅限于周边数郡,其他地方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只靠着百姓们的自发行为,缓慢的朝着周边蔓延。” 刘备说到这里,伸出手,揽住两人的肩膀。也得亏是他胳膊长,换另外一个人,根本就做不到。 “某家想让这天下更加的美好,就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才!尤其是董明先生这种大才!”刘备有些激动的说道:“可是,所有人都忘了!先生最大的能力不是他的一身才学。而是他教学生的能力!” “细细数来,明德书院出来的学生,哪一位不是能臣干吏?在董明先生自己不愿意出仕的情况下,某家愿意倾其所有让他能够安心地教学!这长史之位,就是给董明先生的保证!” 刘备说完之后,孙挺和简雍两个人都愣住了。 因为董明教学生厉害,就打算让董明毫无后顾之忧的教学,靠着他教出来的人才来拯救即将滑落神坛的大汉朝。 这...这....刘备简直就是逻辑鬼才啊! 更深层次的去想,刘备虽然谋略值不行,但是这大局观,简直就是逆天。不管是曹cao、刘宏还是袁家兄弟,他们对董明都是佩服起能力,想要将其招入麾下。只有刘备这个看起来傻乎乎没什么心机的年轻人,想到了让董明去教育更多的人才。 目前来说,这也是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董明能力的办法。不得不说,就识人之明,用人之能这一块上,刘备绝对是汉末最强的。估摸着也就曹老板能够跟他比一比。 “主公!”孙挺有些惭愧。 倒是简雍,一脸的笑容,看着刘备。 “上路吧!”刘备笑道。 “喏!” ...... 洛阳,荀攸的院子里。 荀攸、荀璦、戏志才三人正在喝酒。喝酒的原因,是为了庆祝荀璦升官,成为了议郎。也就是董明当初的官位。 “六百石了,琢之,恭喜啊。”戏志才笑眯眯的说道。 荀璦闻言摆了摆手,对戏志才道:“志才兄,切莫如此!若是换成兄长,估计此时已经外放一任千石县令了。” “哈哈哈,某家在少府那里可是清闲的紧,才不会去受这份苦呢。”戏志才开着玩笑说道。 其他两个人也都知道他是开玩笑,闻言跟着笑了起来。 “不说这些了,前些日子某家收到了老师的来信,威哥儿要来了。”戏志才笑着道:“哦对了,威哥儿及冠了。老师亲自给他取了字。” “哦?是什么?”同样被董明取字的荀璦好奇的问道。 “守拙!”戏志才回道。 荀璦和荀攸对视了一眼,然后两个人同时点点头。 “老师信里还说什么了?”荀璦继续问道。 “让守拙在洛阳掌握一部分兵权!哪怕只有几百人都行。”戏志才轻声道。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已经明白,荀家叔侄虽然是荀家人,但并不是外人。以他的智慧,这一点还是分得清楚的。 不过他这话一出,还是让荀攸和荀璦两个人脸色一变。 “伯照先生要做什么?”荀攸出口问道,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任何时代,任何时间,一个人想要在国家首都掌握军权都不是一件小事。哪怕只是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 更不要说,董明这么安排明显是有自己的目的。 稍微阴暗一点儿猜测,董明这几乎可以说是直奔着王莽去了。 “老师信中没有明说,但是某家相信,老师断不会做出什么不忍言之事。”戏志才信誓旦旦的说了一句。 毕竟他临行前跟董明夜谈了一次,知道董明的真实想法。 荀璦闻言点点头,道:“大侄儿,你主意多,帮忙想个办法吧。” “哎?你能不能不提咱俩的血缘关系?”荀攸觉得很烦。 “快想。” 荀璦摆出了叔叔的架子来。 “恁的凡人!”荀攸不去看荀璦,而是继续说正事:“其实法子很简单。往少府一送就行了呗。剩下的让伯喈先生帮忙就好了。” “公达,你的意思是......”戏志才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上林苑令?!” “没错!”荀攸笑了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