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_181章 原来是先生当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1章 原来是先生当面 (第1/2页)

    “前面到哪里了?”

    已经是九月份了,董明与徐庶两人来到了一座小县城不远处。董明哑着嗓子问一旁的徐庶。

    “华阴县地界了,再往前走,咱们能到华山。”

    徐庶看了看地图,有些疲倦的回道。他二人一路急行,餐风饮露,实在是累的不行了。

    “到弘农了啊。”董明笑了笑道:“在华阴县,休息一晚,明日再出发。”

    “好。”

    师徒二人,策马而行,到了县城门口,翻身下马,徒步走进华阴县。董明是上洛阳就官的,因此一路上可以住在驿站里。

    进了驿站,驿丞接待了董明二人,并且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小院子。两人将行礼放下之后,董明打算带着徐庶去华阴县的坊市逛一逛,看能不能找一个酒铺,吃点酒。

    出了驿站,问了路,直奔坊市而去。如今正是下午,坊市里还算热闹。毕竟这里已经进入了大汉朝的心脏地带,自是非常的繁华。

    在坊市里走了一会儿,徐庶眼尖,看到了一展酒招旗。

    “老师,那边有一家酒铺。”徐庶大喊道。

    董明闻言点点头,道:“我们过去。”

    到了跟前,发现是个小酒铺,门口迈着四个大缸,半截子缸身都在土里面,露出来的一半大概一米多高。酒缸上面盖着木盖子,很是平整,算是桌子了。

    此时已经做了三酒缸人,还剩一个空着的酒缸桌子。师徒二人瞧着新鲜,便入了座。有一个小娘子出来,招呼两人。

    “两位爷,要多少酒?”小娘子笑着问道。

    董明想到明日还要赶路,不能多喝,便对小娘子说道:“一人一坛即可。”

    “吃些什么?”小娘子又问。

    “都有些什么?”

    小娘子指了指铺子内,几个瓦罐,瓦罐里有些熟食。不过董明看着就没什么胃口,便问道:“有其他的吗?”

    “却是没有。”

    董明挥挥手,道:“来两斤熟rou,上一份大酱即可。”

    “好嘞。”

    煮熟的猪rou,沾着大酱,吃起来味道的确不怎么样。不过处在这个时代,倒也没什么好说的。猪rou这玩意,也就高门大户觉得腥臭,不愿意吃。下层百姓还是会吃的。只不过眼下的猪rou产量还是太低了。

    就着酒,师徒二人边吃边聊。倒也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情,就是闲着没事儿聊些家长里短的东西。

    “你出来了,幼娥怎么办?”董明喝了一口酒,问了徐庶一个问题。

    徐庶闻言挠挠头道:“已经安顿好了,倒也不用担心些什么。”

    “挺好的。”董明点点头:“为师听说,幼娥有了?”

    “嗯啊。”徐庶说到这个,兴奋了起来:“仲景先生和元化先生都看过了。肯定是个大胖小子!”

    董明笑了笑,道:“不该让你跟来的。”

    “无妨。”徐庶笑着说道:“等到了洛阳,都安顿好了,学生就把她们都接过来。”

    “如此也好。”

    两人正聊着呢,旁边忽然变得吵闹起来。董明转过头去,就看到十来个穿着下人服饰的人,护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

    少年郎应该是出来逛街的,一双眼睛很是明亮,看起来不是凡品。

    护卫着他的下人们,也仅仅只是挡住了周围的百姓,不让他们靠近,倒也没有什么过于粗鲁的行为。看得出来,这家人的家教不错,连下人都不是那种张牙舞爪耀武扬威的废物。

    “哎哟,杨家小郎君又来做什么市场调查了。”酒铺的小娘子出来给隔壁桌添酒,看到那少年郎之后,笑着道:“这是个俊俏的小子,也不知道日后便宜了哪儿家的姑娘。”

    “自然不会便宜你的!”那桌的酒客,哄笑道。

    “啐!”小娘子也是个泼辣的性子,对着那人就催了一口气:“吃酒还堵不住你的嘴。”

    董明和徐庶互看一眼,对那少年郎很是感兴趣。

    市场调查这四个字,只能出自一个人,一个地方。

    董明,明德书院。

    也就是说,这杨家小郎君肯定接触过新学门人,或者自己学习过新学,不然肯定不会知道什么叫市场调查的。

    “知行合一?”董明笑了笑,道:“有点儿意思,看来我新学,声势不小啊。”

    “兴许只是一时好奇也说不定。”徐庶猜测道:“一路上走来,老师不也看到了吗,很多人对于新学,都只知道一个皮毛,就出来招摇撞骗了。”

    “跟上去看看就知道了。”

    董明忽然对这杨家小郎君,来了兴趣。

    付了酒钱,董明带着徐庶跟在了杨小郎君身后不远处。他二人虽然标榜自己是读书人,但是手上功夫也都是一等一,盯梢一个半大小子和几个家丁,还不是手到擒来?

    跟了一会儿,董明对着杨家小郎君越来越感兴趣。

    一路上,这小子每一个摊位,每一种商品都会上前问价。问完之后还会记载随身携带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