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44 状元郭嘉、榜眼高尚 (第2/2页)
的时候,压根就不走心。 说话的功夫,士子们已经来到了城门楼下。一番繁琐的礼仪之后,刘宏站到了董明给他特质的演讲台上。 一个一次性的演讲台,从系统那里兑换的,可以放大声音。 “诸位都是我大汉人杰,在这里,朕也不多说些有的没的了。只有几句话要交代给你们。” “如今,大汉朝民生凋敝,百姓艰难,国事维艰。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朕的大汉已经要完了。”开头第一句话就让士子们和看热闹的百姓们吓了一跳。 “可是!”刘宏忽然提高了声音:“可是大汉还没有完!大汉朝还有你们!还有你们这些少年英才,青年才俊。还有无数位像你等一样的人物,在这片土地上,这个国家里野蛮生长着!朕不奢求你们一定要为国为民做些什么,但是朕希望你们能够记住朕接下来说的话!” 说到这里,刘宏的情绪也上来了,颇有些意气风发的说道:“愿大汉的青年们、少年们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算是如烛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去等候别人的火把,也不用去寄托天上的太阳!” “从此以后若没有火把,你们便是唯一的光明!从今以后若是没有太阳,你们便是唯一的希望!终有一天!” 刘宏猛地提高了声音,近乎嘶吼似的大喊道:“终有一天,大汉的盛世,会如我们所有人所愿!” 不文不白的,让很多读书人都觉得摸不着头脑,没什么文采。但是这话里的意思却简单易懂,稍微有些学识的人都能听的一清二楚。有那听不明白的,也不乏有人在下面小声解释着。 人群变得热闹起来,一个年轻人忽然高喊了一声:“大汉万岁!” 犹如是点燃了引线一般,瞬间引爆了所有人。一开始只有十几个,渐渐的几百个,上千个,眨眼间几乎所有人都高声疾呼:“大喊万岁!” “大汉万岁!” “大汉万岁!” “大汉万岁!” 城门楼上,刘宏也跟着高呼大汉万岁,官员们也是如此。但也有少数人保持着冷静,如董明,如蔡邕。还有袁家、杨家等人。这些人深知这个国家如今有多么的艰难,稍有不慎就会滑向深渊。 “伯照这一次的目的,某家总算明白了。”蔡邕忽然低声说道。 “伯喈先生?” “某家本以为这科考只是为了为国轮才,现在看来,还能够稳定民心啊。”蔡邕颇为感慨的说道:“老了,不中用了。” “太尉说笑了,这天下还离不开您。”董明说的倒是实话。眼下蔡邕在太尉的位子上,还能给他遮风挡雨,让他能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施展空间。这一点很是重要。若是蔡邕辞官,那董明光是应付反对派的攻击都会消磨掉他一大半的精力。 蔡邕也明白这件事,笑着道:“放心吧,除非陛下亲自开口,不然某家一定会在太尉的位子上,看到伯照的变法成功。” “会看到的。”董明语气平淡的说道,就好像再说一件吃饭喝水一般简单的事情一样。 “嗯,会看到的。” 面子工程结束之后,士子们进了皇宫,刘宏陪他们吃了一顿午饭。下午的时候,开始殿试。殿试的题目是刘宏出的,难度也不算大。 变法论。 反过来说,论变法也行。 就是一篇策论罢了。晚上的时候便考完,董明等人自然也是回不去了。便在偏殿中连夜将成绩赶了出来。刘宏也是一夜没睡,他要比董明等人还要着急的多了。等成绩出来之后,也不用太监呈给他。 刘宏直接走到阅卷的地方,将拍好次序的三百份试卷逐一看了下去。最后抽出了三张试卷,放在了董明跟前。 “此三人可为此次殿试前三甲。”刘宏肯定的说道。 董明低头看了一下,郭嘉、张既、高尚。原本阅卷的官员们讨论的前三甲中,并没有高尚的名字。 他直接拿起了高尚的试卷,浏览了一遍之后便放下来,道:“陛下确定是这三人了吗?那么谁为状元?” “颍川,郭嘉,郭奉孝。”刘宏一字一顿的说道。 “那张既、高尚同为榜眼。其他人按照名次依次张榜贴出。”董明用带着询问的语气说道。 “就这么做吧。”刘宏自然没有意见。 一旁的曹cao将高尚的试卷拿了起来,仔细看起了他的文章,看完之后他先是有些狐疑,随机眼睛一亮,明白了刘宏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