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淮安望月 (第2/2页)
人来到运河边上,一处据说是百年老店的酒楼。路上张知木说:“我们现在是来到了这人文荟萃的地方。不是我们那大碗喝酒,大块吃rou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文明点,别让这淮安人,小瞧我们。觉得我们北方人就都象北方的马一样,太野性。”阎伯驹不服,问:“那说的叫啥,‘文明’?开店的认识钱就行啦。”张知木说:“直说吧,就是别到处大嗓门嚷嚷!”大家一听是一阵大笑。 酒楼掌柜的,在这个地方那是阅人无数,一看进来的一群人就知道,一定是过路的大商人,到这来开眼来了。连忙让到三楼的一个雅间,这个雅间名叫望月,窗户面向西面方向的运河。几盏高烛,把房间照的通明。凭窗望去,运河两岸停靠着望不到边船只,每只船上,按照规矩,都挂着一盏灯笼。一排排灯火,扯向远方。抬头望去,一弯月亮正临窗,迎面吹来的湿润空气,让人更是身心一爽。张知木有些困惑,难道我真的回到了这大运河的鼎盛年代,该不会是个梦吧! 这时,阎伯驹不干了,说:“知木啊,你不坐下,谁敢点菜啊。” 张知木这才歉意的说:“对不起,我有点走神了。不过,我倒是建议大家都来看看这运河夜景。这样才不枉来一趟淮安。” 张知木坐下了,伙计上完茶。用官话问:“可以点菜吗?”张知木说:“这样吧,把掌柜的请来。”伙计去请掌柜的,张知木对各位说:“一会我点几个菜,你们也想好点啥。剩下的让掌柜的替我们招呼。”大家都说,没在这吃过,你就代劳吧。 掌柜的进来,张知木说:“我们这群山西人,言语鄙陋,到贵宝膳,不熟悉淮安菜,还请你多多介绍一番。我先代在座的各位点几样菜,然后请掌柜的帮我们再介绍几样如何?” 掌柜的问:“敢问,你们是和虎威镖局一起过来的吗?” 张知木说:“你问对了,我们就是虎威镖局的。怎么,你也知道虎威镖局?” “哎呀呀!太荣幸了。何止我们知道虎威镖局,全淮安现在都在议论虎威镖局。各位英雄能到小店用膳,是我们的荣幸啊。” 张知木说:“我们先别客气了,先点菜吧。” “好好!” 张知木说:“那就先来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rou、松鼠厥鱼、梁溪脆鳝,有活的淮白鱼清蒸一条。剩下的,掌柜的照着我们能吃了,再安排吧。” 掌柜的一听,这哪是不熟悉淮安菜呀,分明是个行家啊,说:“看来客官,是位美食行家。点的几道菜都是淮安菜中的名菜。我也不敢在各位面前献丑了。我就按淮安菜的做法,炖、焖、煨、焐、蒸、烧、炒,各来一样如何?”。张知木说:“好啊,就听你的安排了。有上好的女儿红,来一坛。” 掌柜的出去了,旁边的杨玉琳问:“哥,你来过这|?不然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淮安菜。我们听都没听过。” 张知木说:“我会梦游啊!梦里来过。”大家听完也就一乐。因为张知木身上有太多神秘的地方,大家已经不见怪了。 菜还没上,阎伯驹说话了,“知木啊,我和老陆、李茂都商量了,剩下的马匹货物,我们就不能这么卖了,要走一站卖一站。货物都在一处卖了,没有好价钱。少卖点价就高。” 张知木说:“对,物以稀为贵。在徐州是没办法,一是等着用钱,二是,怕船在运河里装不了太多的货物。” 阎伯驹说:“慢点卖,每匹马多卖十两银子,那能多买多少米,能救活多少人啊。” 杨玉琳说:“好了,今天就别谈生意上的事了。” 这时,掌柜的,领着一位年近五十的男子进来。掌柜的介绍说:“这是我们东家,听说几位英雄到此,特意来看望大家。” 张知木等人起身相谢。来的东家说:“我家这个酒楼,可是百年老店,今天能迎来,各位英雄,真是蓬荜生辉啊。为表敬意,我敬献两坛我店存了四十年的老酒。我知道各位英雄,都是文武全才。还请英雄们留下墨宝。”说着,伙计把纸墨砚台,放在桌子上,铺好放好。大家心里都在打鼓,因为都知道张知木不会写字。张知木心想,我这是吃饭来了,干嘛要为难我啊。 这时李茂,看出端倪来了。站起身说:“今天我替东家代劳吧!” 说着,略一沉吟,提笔写下了“淮安望月”四个大字,是笔锋遒劲有力,力透纸背。东家见李茂一放下笔,一个好字就脱口而出,因为不但字写得好,意境也好。这里是淮安的酒楼,又是在望月间内,因而可说是淮安望月;又可解读为在淮安赏月。字与意境形成绝配。 大家也一起击掌,叫好。东家让伙计收起笔墨砚台,拱手说:“不打扰各位雅兴了。”就退出房去。 张知木知道李茂,绝对不是个一般人,上次他出手救自己,表现出来高深武功,这次又在人文荟萃的地方,提笔笔惊四座。足见其修为高深,更难得的他是轻易不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