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三六章:再世为人 (第2/2页)
忙叫丫鬟带接生婆去领赏,自己来到夫人身旁低声道: “夫人,辛苦了,我看看孩子。” 说着伸手将小公子抱了过来,这孩子的小脸哭的发紫。 心中着急,这是怎么回事? 夫人在一旁哭道: “老爷,不知道为什么,这孩子生下来就一直哭个不停,这可咋好?” 李玉看着孩子的哭相,若有所思。 伸出一只手搭上小孩的脉门,双眼一闭,仿佛世界一切都不存在了。 根据自己所看过的医书,苦苦思索。 半晌,睁开眼睛叹息一声: “我苦命的儿啊,爹盼了几十年才把你盼来,不知道你前世做了什么孽,落得神魂受损。既然咱父子有缘,爹就会想办法把你医好。” 说完将孩子交给夫人,匆忙走了出去。 一会儿的功夫,手里拿着一个布卷风风火火的进来。 也不说话,从夫人手里抱过孩子,放到旁边丫鬟睡觉的床上。 打开婴儿包裹,舌尖轻舔尚未止血的脐带,双眉皱起,低语道: “果然如此。” 此时小孩哭的嗓子都哑了,小脸憋得紫黑。 李玉打开布包露出里面的银针,在小孩的头上不同的xue位扎了三针,孩子的哭声止住了。 睁开眼睛看着李玉,泪汪汪的大眼睛让李玉心中一颤,正要再扎下去的手却抖了起来,心里默默的道: “孩子,忍着点,一会就好。” 深呼一口气,不敢看孩子的眼睛,低着头开始行针。 一共扎了九针,汗已经顺着脸颊往下流。 平日里给别人行针,闭着眼睛也不会扎错。 今天紧张得手一直不听使唤,这就是关心则乱。 收起针囊,看着眼前的宝贝,小家伙动着小胳膊,弹着小腿,啊啊啊的叫着,正玩得高兴。 这时夫人才敢说话: “谢天谢地,终于好了。” 李玉收着针囊道: “这孩子先天魂魄受损,我以针灸过xue法震住他的疼痛。再过几天,我去城里的三清道观向仙长求取仙丹,定能治好孩子的病。” 看着欢乐的小家伙和笑逐颜开的夫人道: “你我老来得子,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宝贝,就叫他李天赐吧。” 过了几天,李玉兴冲冲的回到家,从兜里拿出一个玉盒打开,取出一个金灿灿的药丸对夫人道: “这是我从三清观仙长处求来的补魂丹,你将它化开,分三次早中晚喂给天赐。” 离开内室,来到书房,继续翻他的药书。 自从天赐降世以来,李玉把家里的医书翻遍,又从太医院借来大量医书。 下朝回来就一头钻进书房通宵达旦的钻研医书。 每隔三天的子时给天赐行针过xue,从此以后,天赐再没哭过。 这天晚上,李玉待天赐睡着,来到院子里,观看天道诸星运转。 发现自己的命星隐晦暗淡,再看夫人的也是如此,心中大惊。 回到房中演算夫人的命运,显示五年后有血光之灾。 请出香案,点燃命灯,往深处推算。 眼前一片朦胧,看不清楚。 咬破舌尖,喷出一口精血,渐渐看清在五年后的中秋夜,全府人员横卧血泊中。 天赐在哪? 努力的寻找,也不见天赐的影子。 心里松了一口气,喃喃低语: “天赐无恙就好。” 五年后,天赐才六岁,以后他咋办? 头疼谁来医伤?衣食谁来照顾? 一夜间满头青丝变白发。 第二天早朝向国王请辞,国王再三挽留,李玉坚持要走。 无奈,国主将海外岛国进贡的夜明珠赠给李玉,互相道别。 回到府中,李玉将大部分家人遣散,只留了丫鬟小翠。 小少爷离不开小翠,一家四口带着细软雇了一辆马车回老家去了。 一路奔波,月余时间,回到祖地河间府清风寨。 这里山清水秀,群山环抱,正是修真养性的好去处。 夫妻两人将祖宅收拾干净,居住下来。 不愁吃穿,平日里深居简出,亲自教导小天赐的学业。 有补魂丹的修补,再加上李阁老的神奇医术,竟令小天赐的神魂渐渐好转,再也没有头疼过。 小家伙快乐的成长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一晃,李玉回到老宅已有四年,心里越来越慌,平日里更是极少出门,不愿招惹是非。 转眼来到第五年端阳,看着一家人围在桌前吃饭,有说有笑,心中黯然。 忽然想起小翠并不是自己买来的丫鬟,而是十五年前,自己外出巡查,遇一江湖豪客,相谈甚欢,结为知己。 临别时,其言自己身负血仇,带着meimei不便,将她meimei小翠托李玉照顾。 就这样将小翠带回家中,名为丫鬟,却当亲人相待。 十多年来,再无那人音信。 抬头问道: “小翠,可有你兄长的消息?” 小翠微笑道: “大人,小翠正要跟你说呢,早上接到兄长传信,他从皇城赶来,不日就到。” 李玉长出一口气,如果此人来了,将天赐托付与他,自己夫妇,就是死去,也瞑目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