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21 檄文 (第2/2页)
回来了。 见到他回来,包括在军中任职的宁氏族人以及其他高级将领终于松了口气。 这些天来,他们不仅要安抚躁动不安的下级士兵,还要时刻提防来自京城的入侵者。 这还算小事,真正的压力来自他们自。 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清楚,只要踏出了这一步,他们就已经相当造反了。 一旦兵败被捕,等待着他们的很可能是被诛九族的后果。因此每个人心里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当宁志远走进营帐后,所有将领立刻向他行礼问好。 向众人点了点头后,宁志远对一个下属吩咐道:“把那些关起来的人都请过来。” 那下属知道大帅说的是那些被他们控制起来朝廷军官,立刻领命下去提人。 宁志远这才对众将领说:“等那些人过来以后,我再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一个重要消息,各位稍等。” 众将领面面相覤,只能在那里干等着。 没过多久,二十多个被绑起来的朝廷武将被士兵们押了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怒气。 一个年纪较大的武将一见到宁志远,立刻破口大骂:“宁志远,是你让这些小牲畜绑我们的吗?你是不是想造反?!” “没错,我们是朝廷命官,你凭什么绑我们?!” “大将军,真是你让他们动手的吗?” 其他武将也群激动地叫嚷着。 宁志远环视了一下他们这些人,然后沉声道:“诸君,你们可知道,皇上已经被歼人所害。”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顿时脸色大变。 那些朝廷派过来的武将就不用说了,许多人甚至忍不住惊呼出来,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而有份参与兵变的将领之前就已经收到宁志远的飞鸽传书,大概了解京城的况。只是对于皇上就这样轻易地被贼兵所害,仍然感到十分震惊。 接着,宁志远从上拿出那份飞鸽传书,然后拍在桌上说:“这是刚刚收到的京城急报,二皇子勾结安国公起兵造反,围攻皇宫。 军五卫虽然拼死抵抗,但无奈贼军势大,终于不敌,被贼军攻进了皇宫。 不仅皇上和皇后被害,就连几位年幼的皇子也未能幸免,死于贼军之手。 大皇子在突围的时候,被乱箭中,伤重不治。” 听到这一连串消息,朝廷派来的武将全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过了一会,那个年纪较大的武将用苦涩的声音问:“志远,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宁志远严肃道:“这种事难道还能拿来开玩笑吗?如果你们不信,不妨派人去打听一下。 还有件事,贼军得手后,随即在民间大肆污蔑此次兵变乃大皇子勾结军五卫以及我们西北军所为,准备派大军讨伐我等。 你们都是在西北任职多年的老人,我宁志远有没有往京城派兵,你们应该一清二楚才对。 另外贼军宣称大皇子勾结军五卫起兵造反。诸君知道是哪五卫吗? 他们分别是金吾前卫、后卫以及羽林左卫、右卫,虎贲卫这五卫。 先不提这虎贲卫,各位应该很清楚金吾卫和羽林卫都是宫廷军,更是皇上的心腹亲兵,你们相信这四卫会跟随大皇子造皇上的反吗?” 众人顿时哑口无言。 宁志远表沉痛地说:“我万万没想到二下竟然会勾结安国公等贼匪犯下这种轼君轼父的滔天大罪。 不仅如此,他甚至连那几个年幼的皇子也不放过。 他这样做,不过就是因为他深知自己得位不正,害怕有臣子拥护其他皇子反他而已。 但不管怎样,那可全都是他的亲弟弟啊,最小那个才年仅七岁。 试问在座各位,一个连自己生父和幼弟都能下得了手的人,还值得我们效忠吗?! 我宁氏一族世代尽享皇恩,忠心可鉴,从未出过乱臣贼子。 我宁志远虽然不肖,但为先皇靖安帝亲封的西北大将军,多年来深受先皇信重,绝不会跟此等伪皇贼臣同流合污、狼狈为歼。 我宣布,从此刻起,西北将与京城决绝,不再受伪朝号令。 我宁氏一族会拼死抵抗,绝不妥协。 如果在座有人想要离开西北回京城的话,可以就此离开,我宁某人绝不阻拦。请!” 随着最后一个“请”字响起,所有朝廷武将全都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他们还没从那无比震惊的消息中回过神来。 十天后,西北向大魏各地发出多份言辞激烈的讨贼檄文。 檄文当中痛斥二皇子和安国公等人轼君轼父的滔天恶行,并明确表示西北所有军民为先皇靖安帝的忠心臣民,绝不会承认这种大逆不道的乱臣逆子为新君。 从今以后,西北全境将以忠臣遗孤之自立,不再受伪朝号令。 并邀请天下所有忠君国之士积极响应,与西北军民一起共抗伪朝。 此檄文一出,天下哗然。 大魏靖安二十九年秋,西北就这样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