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39 私盐 (第2/2页)
于西北的一名普通小兵。 由于打仗时作战英勇,而且心思灵活,仅几年时间就由普通小兵升到了百户。 后来被西北大将军宁志远看中,将他提拔为正六品的兵马指挥。 之后十多年间一直跟随大将军宁志远抗击胡人,屡立奇功。 还不到四十岁就升到了边军佥事指挥使这个位置,并且在最后一次抗胡大战中立下了大功,被靖安帝封为昭武将军。 能够从一名普通小兵升为正三品的昭武将军,这确实是个少有的人生奇迹。 此人是宁志远的心腹大将,因为觉得李二狗这名字不好听,于是就请大将军重新赐名。 宁志远就给他改名为李定北,寓意是希望他能够平定西北。 竟然任用其心腹大将李定北领兵攻打彰南,可见大将军宁志远对这里是志在必得。 莫若山和赵从德相互对视了一下之后,双方都摇了摇头,表示不能跟对方私下面谈,以免被京城那边误会他们跟李定北有所勾结,从而累及家人。 嗓门较大的莫若山站在城头大声回复道:“在下彰南卫所指挥使莫若山,李将军有何话要说不妨当众直言。” 李定北抬头看了莫若山一眼,然后扬声道:“你们难道就没看过由西北发出的讨贼檄文吗? 伪皇赵焞丰连同谢贼等人起兵作乱,大逆不道,甚至还犯下了轼君轼父的滔天大罪。 你们乃大魏官员,多年来深受皇恩,为何要为虎为伥、助纣为虐?” 莫若山苦笑道:“李将军,这些都是天家之事,我们只是地方小官,哪里分辨得了京中各位大人的是是非非。 只求李将军看在彰南数万平民百姓份上,放过我等,免于兵祸。” “只要你们开城投降,我保证不伤城中军民分毫。但如果你们还是冥顽不灵,那就别怪李某手下无了。 从现在开始,我给你们一柱香时间考虑。 如果一柱香过后你们还是不肯开城投降,那我们就会马上攻城。希望你们好自为之。”说完,李定北转返回军中。 就在他刚走没多久,一个士兵拿着一柱香插在城门正门口前面点燃。 望着城门下方那柱香,莫若山和赵从德只能相对苦笑。 两人回到指挥大营时,同知、通判、推官等当地官员以及卫所百户、校尉等将领都在等着他们。 对于外面所发生的事,他们都也已经知道了。 “赵大人,莫大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同知张大人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其他人虽然没有出声,但也用同样惊惶的眼神看着他们。 莫若山环视了一下犹如惊弓之鸟的同僚们,脸上露出了无比苦涩的表。 知府赵从德脸色也是一片惨白。 就算他不懂兵事,也知道这场仗不用打就已经输了。 先不说外面那些守城的普通士兵几乎个个都吓得脸色发青,手脚发软。 就连他们这些负责指挥的官员也通通吓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场仗还怎么打得下去? 他虽然是知府,但现在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把一切都交给打过仗的莫若山来决定了。 过了一会,莫若山终于开口道:“等一下他们攻城的时候,你们稍微抵抗一下做做样子就投降吧。 西北军虽然对胡人狠,但对自家汉人还是会手下留的。 只要你们有所抵抗,这样就算消息传回京城,也算是你们力战过了,这样应该可以保你们家人安全。” “那将军您呢?”莫若山的副官觉得事并没这么简单。 莫若山惨笑道:“我是彰南卫所的指挥使,如果我不死,又如何让京城那边相信我们并非不战而降?如果我不死,我的家人又将会落到什么样的境地?所以我非死不可。” “将军万万不可!”副官失声叫道。 其他人听到莫若山的话,也惊呆了。 “行了,谁也别说了。让我好好喝坛酒,我想醉着上路。”说完,莫若山一个人走了出去,背影充满了悲凉。 副官原本想追上去劝止,但最终还是停下了脚步。 他知道莫大人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家人,也是为了彰南数以万计的军民着想。 其他官员也是表复杂地看着莫若山离开。 这的确是唯一能解彰南之围的办法。 …………………… 仅仅一个时辰不到,彰南城就被西北东征军给攻下了。 就连西北士兵也觉得这场仗打得太过轻松了,几乎没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几乎直接就顺着梯子爬上了城墙。 城头上面虽然有不少守军,但那些人与其说是士兵,还不如说是一群羊。 西北士兵刚准备动手,那些人竟然立刻把武器扔掉抱头投降。 与这些士兵一起投降的,还有众多当地官员以及卫所将领。 西北东征军在付出出几乎零伤亡的况下,十分轻松地拿下了彰南城。 至于彰南守军这边,却有一个大官死了。 对方正是彰南卫所指挥使莫若山,据说他是用自己的宝剑自刎而死的。 死前还喝了大量的烈酒,满酒气。 跟着进城的李定北在听下属汇报完此事后,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命令下属将莫若山的尸首好好安葬,其留在本地的家人也要好好对待,切不可无礼冒犯。 在轻松拿下彰南后,东征军并没有就此停步。 全军休整了两天后再次出发,往锦江府进军。 包括锦江府在内,周边各地不断发信向京城求救,但援军却迟迟没有消息。又或者等来的只是一纸要求当地官员死守城池的军令。 由于一直等不到援军,在西北军势如破竹的碾压下,锦江很快就陷落了。 此时所有人都已经看出,不是援军迟迟未到,而是京城那边根本就已经放弃了整条东北,才会任由西北军蚕食各个府城。 京城想保的,只是江南各省这些盛产米粮的富庶之地。 这个认识让其他还在坚守的府城上至官员,下至士兵都更加士气低落,所有人都知道再等不到援军的话,失守只是迟早问题。 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他们收到消息,西北那边又派出一支足有五万人的大军,与那四万东征军成夹击之势,从东西两头同时进攻,对沿线府城逐一吞并。 在这种孤立无援的况下,没有任何一个府城能够抵挡这两支大军的进攻。 于是在短短三个月内,临祈、彝山、漳州、千鹤、怀兴等多个府城相继被攻陷,整条东北很快就落到了西北军手里。 就在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东北的战事时,江南一些专做私盐生意的盐商惊讶地发现,近段时间市面上忽然出现了大批来路不明的私盐。 这些私盐不仅品质好,而且价格只有普通私盐的九成甚至是八成。 对于这些价格便宜却又品质好的私盐,所有盐商都感到震惊不已。 最. 新章节前往/♂. \♂网\址:♂.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