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41 贡盐 (第2/2页)
,如今暂时负责保护赵耀光安全的安阳点头道:“我知道了,明天一早我就会把消息发出去。只是这加起来上万斤盐九江那边真的拿得出来吗?” “既然苏先生都说万斤以下随便盐商们开口,那应该是没问题的。” 说是这样说,但赵耀光还是显得颇为犹豫。 他也担心九江那边能不能拿得出这么多盐来。 虽然他早就听说九江那边正在大量制盐,但九江得手也不过才三个月而已。 这么短时间内真的可以煎出这么多盐来吗? 这可是上万斤盐啊,再加上之前卖给钟老爷的两千斤盐,这个数目实在太大了。 如果拿不出来,那江南的盐商肯定不会再信他们了。 因此能不能做好这笔生意打响头炮,至为关键。 刚刚赶到九江的西北大将军宁志远对此同样抱有深切的忧虑。 不是他不信小女婿的能力,但这个数目确实太大了。 如果是用沟滩晒盐法晒出来的粗盐还好说,毕竟现在九江已经建了七个盐场,每个盐场每月平均出盐一千斤左右,加起来就是七千斤盐。 三个月下来已经出盐两万多斤,足够应付盐商所需。 实际上能够月产这么多盐,已经让宁志远大为满意了。 只要再多建几个盐场,月产万斤盐根本没什么难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盐完全不用费人力物力进行煎煮,除了前期费些人力外,几乎就是白得的。 只不过江南盐商们看中的主要还是那些优质的白盐,并非这些粗盐。 还有,现在江南盐商们加起来只要五千斤白盐只是一种试探,目的是想看看他们是否真的能拿出这么多优质盐来。 等这笔生意做成后,那些贪得无厌的盐商肯定会大量进货。 到时就不是五千斤这么简单,甚至会翻几倍甚至十倍以上都有可能。 而目前能生产优质白盐的地方只有小女婿刚建好的唯一一座盐场。这区区一个盐场真的够供应江南盐商们所下的大量订单吗? 带着这个疑问,刚刚才视察完各个新盐场的宁志远立刻来找小女婿商量这件事。 然而当宁志远跟着小女婿来到盐仓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整个人陷入了呆滞当中。 只见整个盐仓里面到处都是盐,白花花的一大片让宁志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里何止上万斤盐,几万斤都不止。 而且全都是那种优质的白盐,多得就像沙滩上的泥沙一样随处可见。 “这些盐都是用你所说的那什么盐田法晒出来的?”过了一会,宁志远好不容易才说出话来。 池非回答道:“是的,岳父。我所用的盐田法大概半个月出一次盐,这三个月以来一共出了六次盐。 现在我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知道怎么才能让晒出来的盐又细又白。 实际上用盐田法晒出来的盐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也比用沟滩晒盐法得到的盐要好得多。 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为了不把市场做滥,我们还是卡着**较好。 所以我已经跟您的幕僚仇先生说好,让他跟那些盐商谈生意的时候,定好一半白盐一半粗盐混搭着卖,这样白盐的价格才能保持一定的优势。 这次仇先生跟那些江南盐商谈好的数量是白盐和粗盐各五千斤,合计一万斤。 我干脆直接给他发了三万斤盐,同样是一半白盐一半粗盐,省得过段时间还要费时费力再送一回。 这多出来的两万斤盐,应该暂时够他再谈成几笔生意了。 我是这样想的,以后所有粗盐都尽量在大魏境内出售。 就按一半白盐一半粗盐的法子混搭着卖,尽量让白盐的价格保持不变,以免做滥市场。 至于在对外的以盐换粮计划里,我们统一用白盐来跟那些周边小国进行换粮,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大魏的市场了。 岳父您觉得怎么样?” “哦,好,好,就按你说的法子去做。”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再开两个使用盐田法的盐场来保证产量。 以如今这个盐场的产量来看,只要有三个这样的盐场,应该就足够供应大魏境内乃至周边小国的盐业市场了。 再多就没必要了,毕竟还要给其他的私盐供货商留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以免引起他们的激烈反抗。” 看着侃侃而谈的小女婿,又看了看四周堆得到处都是优质白盐,宁志远有种像在做梦一般的不真实感。 他甚至在想,如果这真是梦的话,他希望这个梦千万不要醒过来。 宁志远再次觉得,当年自己把池非收下当女婿这个决定真是太他娘的英明了。 这小子何止是奇才这么简单,简直就是上天派下来专门旺他们宁家的天才。 最. 新章节前往/♂. \♂网\址:♂.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