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60 山寨 (第2/2页)
问题所在,于是问了吴工匠另一个问题,“这三杆火铳你们一共花了多少时间来做?” 吴工匠回答道:“差不多半年时间。原本一共做了五杆,但有两杆炸膛了,所以现在只剩下这三杆。” 池非听完不有些失望。 怪不得前朝工部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才做出一百多支火铳,实在是太费时费力了。 “最花时间的是哪部分?” “是这铳管。 为了让铅弹顺利出,我们需要把铳管内部打磨得十分光滑才行,否则容易引起炸膛。 这道工序是最费时间的,需要一点一点地研磨,如果太用力的话又容易让铳管开裂。 光是这一步,我们几乎做废了上百根铳管。 一旦做废,只能回炉再造,重新开始,因此才会如此耗费时间。” 果然最难的部分就在于这枪管。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根本无法实现量产。 池非有些感慨地看着手中的山寨枪。 这准度问题他还能勉强忍受,毕竟滑膛枪原本就准度一般,但就这产量实在不敢恭维。 几十个工匠足足花了半年时间才做出三杆勉强能用的,这种效率还怎么大规模装备军队? 在看着看着,他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赶紧把其他两杆山寨枪也拿过来仔细对比,最后还单着一只眼往枪管里面瞄了进去。 过了一会,池非放下手中的山寨枪叹了口气。 他终于知道准度这么差的原因在哪里了。 每一支枪管的内径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而且枪管里面并非从头到尾都是直的,里面有些地方是弯的。或许不能说是弯,而是不够垂直。 因为枪管内径不是呈一条直线,使得铅弹在顺着枪管喷出后,由于惯的作用,导致击轨道发生了变化,所以准度才会如此差。 造成这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打磨这道工序出了问题。 因为工匠们完全是靠手工进行打磨的,所以很容易造成枪管内径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角度容易发生偏差,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人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做到那么精准。 等一下,机器? 池非忽然想到了一个被自己所忽略的地方。 想要大规模量产标准化的燧发枪,单靠每个工匠一杆一杆地做是肯定不行的。 不仅要有流水线式的分工作业,而且最重要的是需要机。 没错,缺的就是机。 不需要太过复杂先进的机,这也完全不现实。 他想要的,只是可以进行标准化研磨工序的简易钻孔机即可。 换句话说,这机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对枪管内径进行统一标准化的打孔和研磨即可。 这样做出来的枪管内径不仅大小一样,而且也会是直的。 只要枪管的问题解决了,那想要大规模量产就有可能了。 所谓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用于打磨的简易钻孔机是必须要做出来的。 想到这里,池非顿时精神一振,立刻去跟那些工匠商量这简易钻孔机的事。 那些工匠从未听说过机这种东西,全都听得一头雾水。 池非知道想让他们一下子接受这种从未见过的东西确实很难,但他还是耐心给他们解释机的作用以及基本原理。 “这所谓的钻孔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固定物件,二是钻孔打磨。 固定物件你们应该可以理解,就是用机关把枪管固定起来,不让它动。 钻孔打磨这部就比较复杂了,简单来说,就是先把一根很长的细钻头伸进枪管里,然后由转轮带动这根细钻头对枪管内部进行钻孔研磨。 等研磨好后,再用一根粗一些的钻头再次进行研磨,把孔径再次加大,直至钻出大小合适的孔径为止。 由于对枪管进行打孔的是同一大小尺寸的钻头,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一是所有枪管的内径大小会完全一样,不会有的大有的小。 二是枪管内部会十分平直,不会边高边低。 三是能够快速生产更多的枪管,远比手工研磨要快得多。” 在场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他们听完池非的解释后,很快就领会到他的意思。 如果真有这样的机器,确实会比手工打磨要快得多。 这就好比手工织布和用织布机来织布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有工匠顿时兴奋不已,纷纷向池非询问关于这种机的各种问题。 但池非只是在视频里见过这种简易的钻孔机,知道大概的工作原理。至于如何制造出来,那就不是他能搞得定的。 在听说池非也不懂得如何制造这种机时,工匠们虽然有些失望,但很快就振作起来。 虽然不知道具体制作方法,但只要知道大概的原理,那就一定有办法做出来。 一时间,工匠们个个都满怀期待,都想把这种从未见过的东西做出来。 就这样,池非跟这些工匠投入到了制作简易钻孔机的研究当中,再次忙得不可开交。 看超多完结精品排行搜索 《完》 《本》 《神》 《站》 我们的网址,以免以后想看的时候找不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