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61 钻孔 (第2/2页)
可能做出来。但我却又不知道那辅助工具怎么做,越想越头痛。” “不能用其他东西来代替吗?” “或许可以,但除了那东西外,我实在想不到别的可代替方法。那玩意是用来出力的,没有那玩意,拉不动上面的东西。” “用马去拉也不行吗?” “傻瓜,我说的不是这种力,是一种通过旋转而产生的牵引力。就是……”刚准备对阿芷详细解释的池非忽然定住了,全身一动不动。 阿芷看到这样,吓了一跳,以为他身体不舒服,赶紧问道:“哥哥你怎么了?你没事吧?” 池非这才惊醒过来,然后满脸激动地用力亲了阿芷一口,兴奋地说:“谢谢你阿芷,我知道怎么做了。 你先睡觉,我去画份图纸,你不用等我。”说完,他急匆匆地跳下床往书房走去。 阿芷看到他连大衣也没穿就跑了出去,赶紧跟着下床去给他拿保暖的衣服。 在书房里,池非看着之前所画的上百份图纸时,真想扇自己一巴掌。 他钻牛角尖了! 他老想着把印象中那种打孔机床做出来,其实根本不用这么较真。 旋转主轴的作用就是通过不断旋转来产生角度一致的牵引力。 既然做不出来这个关键零件,那就干脆山寨到底,利用人力来代替。 是的,就是人力。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可以垂直活动的平台做出来,再把枪管固定在平台上。 然后由人在后面推动这个平台,使其慢慢前移。 另一边则由另一个人负责摇动转轮,带动固定好的钻头进行打孔。 这样一来,整个机床的制造难度就会大为降低。 虽然这个方案山寨简陋得让人发指,几乎全靠人力来完成,但这时候太过追求机械化反而不现实。 这是时代工业技术的差距,并非他们十几个人捣鼓一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与其这样,还不如用符合这个时代的方法来做。 别管他原不原始,只要能用就行。 在想好整个制作方向后,池非顿时感到无比畅快,再也没有之前那种深陷瓶颈的的难受感。 …………………… 第二天一早,整整一晚没睡的池非就带着昨晚新画的纸图一脸亢奋地来到了工坊。 在工坊里,他向工匠们详细讲述了全新的制作方案。 工匠们一听,也立刻感到这个新方案的制作难度一下子降低了很多,不禁大为兴奋。 就这样,池非跟工匠们又开始了新的研究方向。 他虽然是外行人,但他是唯一见过简易钻孔机床的人,因此他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工匠们几乎完全就是按他的想法来做。 首先要制作的是可以垂直活动的平台。 这个比池非想象中要顺利得多,工匠们很快就想到了利用导轨来实现垂直平移。 工匠们先在底座下方磨出两道垂直的凹型导轨,独立的平台底部也做出两道凸出来的滑道,使滑道刚好与导轨贴合在一起。 这样只要往里面倒些油进行润滑,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平台进行前后平移。 这法子既简单又实用,不禁让池非对这些古代工匠的巧妙心思大为佩服。 至于平台上面用于固定枪管的机关,池非因为以前看过资料和视频,可以很直接地说了出来。 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平台上面做两个固定铁环。 只要把枪管穿进铁环,再用木头填满空隙的地方,就可以把枪管很好地固定下来了。 这个也比较简单,工匠们很快就搞定了。 到这一步,已经过去半个月左右,一切还算顺利。 接下来就是另一个重头戏:如何把长钻头固定在活动转轮上,然后由人来转动转轮从而带动钻头旋转打孔。 不管是长钻头、转轮还是固定器,全都要重新打造。池非和工匠们就各种零件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和研究,期间还做出了多个样版出来逐一实验。 虽然每个人都十分忙碌,但所有人都丝毫不觉得累,反而兴奋不已。 因为他们感觉这从未见过的机床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近了,不再是只停留在图纸上面的东西。 就在池非和这十几个工匠正热火朝天地忙于研发简易机床之际,远在京城的大魏朝野之上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顺天帝在朝堂之上当众怒斥了整个兵部官员,说他们尸餐素位、毫无用处。 竟然让胡人一而再再三而地进犯大魏,事到如今却连个解决办法都没定下来,简直枉为人臣。 此事第二天还登在取代新京报,成为京城最大时事类报纸的真知报上,并且还是头版头条。 更惊人的是,真知报不仅报道了朝堂上的事,还把前因后果也都一一描述清楚。 这时所有平民百姓这才知道,原来当初提议让出燕南、臻远这两省任由胡人肆虐的不是别人,正是皇上的亲外公,如今权倾朝野的安国公。 这份报道一出,整个京城顿时为之哗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