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75?兵临城下 (第1/2页)
当一支足有二十多万人,并且阵中高举“宁”字旗的汉人大军浩浩地出现在城墙正前方时,包括大王子阿罗布,所有站在城头上的胡人都露出了无比震惊的表。 虽然绝大多数胡人都不认识汉字,但这个“宁”字却是他们所有人都记得一清二楚的。 宁家数代人镇守西北上百年,与胡人打过的仗不计其数。 几乎每一代胡人士兵,都对领导西北军与之作战的宁家有着深深的忌惮和仇恨。 谁也没想到,就在他们刚刚打下新京欢欣鼓舞之时,远在西北的宁家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而且还带来了这么多人马。 但事并没有这么简单,就在这时,几个胡人传令兵以极快的速度跑过来,然后对站在城头的大王子阿罗布跪下逐一禀报说:“下,东边城门出现了大批汉军,人数约十万,全都打着宁字旗。” “下,北门同样出现了大批西北军,有十万人之多。” “回下,西门也是,也有约十万西北军堵在城门前面。” 听到剩下三个城门也出现了十万人以上的西北军,不仅是大王子阿罗布,所有胡人将领和幕僚全都脸色大变。 “你们都看清楚了吗?真的有这么多西北军同样出现?”大王子阿罗布又惊又怒地大声质问那几个传令兵。 来自北门的传令兵赶紧回答道:“是的,下,确实有这么多人。阵中高举宁字旗,应该是西北军无误。” 其他来自西门和东门的传令兵也作出了同样的回答。 听到传令兵们的回答,所有人心里顿时为之一沉。 假如东、西、北三个城门各有十万西北军堵门,再加上南门的这二十多万大军,那岂不是宁家一共带来了五十多万大军? 难道宁家真的把大部分西北军都带了过来? 想到这里,所有人将领和幕僚都不倒吸了口凉气。 大王子阿罗布更是脸色铁青地握紧了拳头。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宁家能够把这么巨大的兵力无声无息地带到江南来,而且出现的时机还这么巧。 “你们快看,阵前那人是不是宁志远本人?”有个万人长突然大声叫起来。 听他这样一喊,所有人立刻把视线聚焦到阵前,果然看到一个材高大、披银甲、满脸威严的中年武将策马站在阵前凝视着城楼上的众人。 在他后,则是数位同样披战甲的武将,宁雅柏、宁雅枫、池非三人也在其中。 “还真是宁志远这条老狗,想不到他亲自带兵过来了。”大王子阿罗布当然认得宁志远这个死敌,不气得咬牙切齿。 看到宁志远亲自带兵上阵,其他胡人将领和幕僚更是觉得事不妙。 宁志远为西北之主,其份和地位在西北无人能比。 如今连他也亲自上阵了,可见对于这一战,宁家是极有把握的。 在这种己方兵力原本就远逊于对方的况下,要跟这样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对阵,确实不妙啊。 此时在西北军阵中,站在宁志远后的宁雅柏指着城头一个十分显眼的人对边的妹夫说道:“阿真,你看,那个披金甲的大将,就是胡人的大王子阿罗布,他就是这些胡军的总帅。” 跟大舅兄一样穿铠甲、头戴铁盔的池非有些好奇地问:“我还以为只有汉人皇帝才喜欢穿金甲,想不到连胡人也好这口。” “倒也并非如此。胡人一向不以金色为尊,倒是比较喜欢黑色或褐色的盔甲。 因为胡人喜欢夜袭,穿这两种颜色的铠甲才不容易在夜里暴露行踪。 听说这大王子阿罗布很喜欢汉人的东西,或许是受此影响,才改穿金甲以示其份。 我甚至怀疑,他上这金甲是不是当年从顺天帝赵焞丰那里扒下来后,叫匠人改成这样再自己穿上的。” “听你这样一说,倒是像的。 他那金甲除了头盔和肩部的装饰比较特别以外,其余部分从样式来看,确实很像汉人皇帝所用的东西。” 宁雅枫插口道:“既然这胡狗这么喜欢金色,等我把他活捉后,就用纯金做的软刀子蘸上盐一点点地割他的,让他尝尝什么叫生不如死。” 宁雅柏冷笑道:“这还不够,我要把他做成腊来喂狗。 发生在江南的这场大瘟,就是这胡狗大王子在背后搞的鬼。” 听到后两个儿子和小女婿的小声对话,站在阵前的宁志远露出了淡淡的笑容,眼中充满了志在必得的霸气。 小女婿并非武将,原本是不必跟着他一起上战场的,只需在后方观战即可。 但跟所有刀头血的武将一样,征战沙场多年的宁志远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相信“命数”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 这么多年来,通过一件件使整个西北和东北发生巨变的实例,宁志远早就已经视小女婿池非为自己的福星,感觉有他在边,打赢这场大战的把握会更大,因此才破例把他也带了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