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爷醉酒 (第2/2页)
“这个晋山居士是谁?” “你的宝贝女儿呗!前段时间她还问我,晋山在哪里?原来用典在这里!” 薛涛心中也颇为惊叹,女儿竟然有这么高的绘画天赋,自己竟然没看出来。 郭宋兴致盎然道:“这幅就挂在我书房里!这是我今年最好的礼物。” 薛涛撇撇嘴,“我看夫君的心已经偏上天了,今天才是正月初二,今年最好的结论就下了?” 郭宋哈哈一笑,“忘了说一个前提,到目前为止是今年最好。” 这时,敏秋提着食盒和汤煲进来,薛涛连忙收拾桌子,“趁着热,赶紧吃早饭。” “好!先吃早饭,然后再去慰问军属,估计今天又要忙一天。” ......... 张掖的冬天要到二月底三月初,空气里才逐渐开始有温暖的气息,但太原的冬天过了上元节后,空气中便有了一丝暖意,到了一月底,太原冰雪消融,柳树吐芽,天空中成群小鸟追逐,已是一片早春景象。 上午,两名骑马的年轻男子从官道南面过来,后面跟着两名书童,各自挑着书箱,说是书童,但年纪都在二十上下,长得十分壮实。 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张本初,一个叫做王显,都来自潞州,两人既是同窗好友,也是乡党,年纪也差不多,他们是来参加三月初的太原科举。 虽然今年的太原科举宣布对家贫者免费提供食宿,但这两人都家境富裕,不在乎那点食宿钱,他们也知道,不要钱提供的东西绝不会太好,住宿几人一间屋,吃饭也只能是粗茶淡饭,最多管饱,他们二人接受不了这种条件,所以趁着客栈还能定到,便提前一个多月赶来太原。 两人虽然家境富裕,却并非纨绔子弟,相反,两人学业刻苦,皆满腹经纶,见识过人。 张本初望着远处的太原城笑问道:“你觉得今年我们晋军会拿下关中吗?” “只能说有这个可能性,不过拿下关中,成都的南唐朝廷会不会回来,我觉得这一点比较麻烦,搞不好,白白给南唐做了嫁衣,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估计暂时不会拿下关中。” “你分析得很对,最好晋王能和南唐决裂,自己登基为帝,什么麻烦都解决了。” “那不就和朱泚一样了吗?晋王殿下应该不会这么愚蠢,与其自立为帝,还不如挟天子以令天下,做个曹cao更有意义。” “兄长不去当晋王的幕僚,可惜了。” 王显哈哈大笑,“说得对,晋王殿下如果招聘幕僚,我第一个报名!” 两人带着书童进了太原城,他们都多次来过太原,直接来到高升客栈,王显在这里住过一次,对这里的印象很好。 客栈伙计迎了出来,笑眯眯道:“两位公子是来参加科举的吧!” “正是!还有没有上房了?” “你们来得还真是及时,正好还剩最后两间,要再晚来半天,恐怕就没有上房,只剩下普通房。” 两人对望一眼,王显惊讶道:“这么紧张吗?” “那可不,都是来赶考的士子,最早的几名士子,半个月前就来了,从江南过来的,还有从河北过来的。” 张本初急忙道:“两间上房我们定了,再定一间双人下房。” “好咧!” 伙计高喊道:“掌柜的,来客了,两间上房,一间双人下房。” 两人运气不错,抢到了两间上房,两人刚安顿下来,便有隔壁士子前来拜访。 隔壁士子也是结伴来太原的,他们却是河北魏州人,一个叫李和,一个叫周琨,从衣着看得出两人也是富裕人家子弟。 年轻人很容易相处,很快彼此便熟悉了,坐在一起闲聊起来。 “听说这次主考官是前相国李泌,没想到李泌居然效忠郭宋。” “这有什么想不到的,颜真卿不也是给郭宋当幕僚吗?鸟择良木而栖,要不然咱们怎么不去成都应考呢?” “说得对,成都那边宦官专权,皇帝昏庸,朝廷朋党相争,感觉没有前途了。” “李兄,田悦如何?” 李和摇了摇头,苦笑道:“八个州要养十二万大军,能好到哪里去?” 张本初见已快到晚饭时间,便笑道:“这里干聊也没有意思,不如找个酒楼一起喝酒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