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佛谶旧事 (第2/2页)
。 她咬了咬牙,提醒自己保持住最柔和、最恭敬的面容。 这宴席虽大,却没有她的位子,唯有步步后退,直到最末席。 转身离去间,她和席上一人目光交错,暗暗交互点头,嘴角渐渐凝起一丝异样的笑容。 乐舞罢,丝竹休,宴饮正式开始。 宫沁身着素锦长袍,重重云鬓上叠着金簪。一身珠玉为饰,端庄典雅,气质卓然,不知何时已悄然入座。 主位上,前来敬酒的人,一波接着一波。 她陪着夫君,应对自如得体,与客人们谈笑风生,觥筹交错间宾主尽欢。 忽然,宴会末席一位年轻的夫人,拔高了音调喊道:“是谁丢了东西?一个上好的绣囊!” 话音刚落,身旁的夫君赶紧拉住她,示意着宴会上要小声。 她这一喊,吸引来不少目光。 众人看她年轻,又是坐在末席,想来是哪个小官的妻妾,没见过大场面,也不甚懂规矩。 不少世家夫人,当场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好半天,宴上无人回应。 那女子沉了口气,利索地打开手中的绣囊,抽出一张洁白的锦帛,大声念道:“沣水西引,祸乱山河。” 又翻过来,继续念道:“靖国公府,宋临川,已未年丙辰月已未时。” 话音未落,周围人声戛然而止,宴会上瞬间一片静默。 宋之孝饮入口中的美酒,生生的难以下咽。 正与堂姐独孤夫人谈笑的宫沁,脸上的笑意忽然凝住。 坐在上位的宋家叔伯长辈们,纷纷执杖起身。 太史院几个官员,更是跃跃欲试,想要凑到锦帛前一看究竟。 就连几位御史大夫,也开始交头接耳,蠢蠢欲动起来。 这时,一个神色紧张的小厮,忽然跪倒在一旁,不住的向宋之孝磕头。 “小人该死!小人该死!那位夫人捡的东西,是小人丢的……是龙门寺送来的佛谶!小人拿来呈送老爷,却不小心给遗落了!” “佛谶?!” 一阵激烈地咳嗽后,座上辈分最高的宋家堂伯站了起来,面色凝重地问道:“可是觉明上师给世家子弟批命的谶言?” 跪在地上的小厮,慌张地点点头。 总管宋明快步走下来,从那女子手中拿了绣囊和锦帛,诚惶诚恐地呈到宋之孝手上。 宋之孝扫了一眼座上众人,接过锦帛的手有一丝颤抖。 此时此刻,几位叔伯长辈,再顾不得礼数,纷纷凑上前来。 看过锦帛后,一个个摇着头,不住的叹气。 堂伯冲总管宋明使了个眼色,厉声喝道:“去把宋临川带来!” 等待的时间里,几个族中长辈已经开始议论:上师批命,得此不详谶言,非擅杀逆子不能报皇恩。 同时,站在宋之孝身旁的宫沁,暗暗退后几步,靠近一旁的侍女雪雁。 她从腰间摘下一枚玉件,交到雪雁的手中,低声吩咐道:“你带着这信物,到宫家分号找长安主事。就说我母子命悬一线,让他请身在长安的所有宫家亲眷前来!越快越好!还有,让他飞鸽传书,请家主来长安主持大局。” 席间宾客大多已经起身,三三两两地议论起来。皆言国公府家门不幸,佛谶有云公子命带不祥,若是放任终成祸患。 低声议论的人群里,一个扎着羊角辫、一团粉嫩的小女孩,正拉着她新认识的朋友,往宴会中央挤过去。 她的小手指向前方,“你看,那是我娘。她是世上最美的女人!” 被她拉着的男孩一脸倔强,硬着脖子说道:“我娘才是最美的女人!她会舞剑、耍刀,还会领兵作战、上阵杀敌。” “一刀一剑不过诛杀几人。我娘精通天文地理,还会排兵布阵,给我伯父送去的阵法图能助他横扫千军。” 女孩急红了脸,停下来扯着他喋喋不休。 男孩撅了撅嘴,“你就吹牛吧!反正,最美的女人是我娘。保家卫国,舍身忘死的人才最美!” 女孩正要辩驳,忽然看见不远处,自己的哥哥宋临川,被几个下人带到了宴庭中央。 而宴席最前面,父母似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前一刻,还站在父亲身旁的母亲,忽然一根根拔下头上的簪钗,除下一身珠翠,除下了锦绣的外袍……披散着长发,飞奔到庭中,护住跪坐在其间的哥哥。 女孩惊呆了,一步步往前面走去……拉着男孩的手越抓越紧,拖着他一起挤到母亲和哥哥附近。 不远处传来父亲阵阵呵斥声。 往日笑容和煦的爷爷、叔伯们纷纷疾言厉色,对着庭中的母亲和哥哥指指点点。 一直对她笑脸相迎的赵姨娘,此时正在人群中,发出诡异的狞笑。 女孩被这种种景象,吓得大声哭泣起来。 宋之孝心中烦躁,又听到女儿的哭声,心头怒火中烧,随手举起一个酒盏,重重砸向她那边。 酒盏落地,碎溅开来。 男孩本能一挡,把女孩护在身后。 飞溅的碎片,在他的手背上划开一道伤口。瞬间溢出了血珠,滴滴滑落下来。 女孩从他背后探出头,瞥见他手上的伤口和血迹,哭声愈加大了。 不远处,正焦急着找自家少爷的奶娘,看到里面这一幕。口中念了声佛,赶紧挤进人群,把男孩给抱了出去。 女孩手心一空,心里更加害怕。 大哭着,跌跌撞撞地跑到母亲身旁,和哥哥一起蜷缩在她怀中瑟瑟发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