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救命一方(下) (第1/1页)
道涣压低了声音,“顾不得那些了......看她的脉象,没多少时间了。你可有其他办法?赶紧都拿出来试一试。” 宋临川说:“令师给星河的医书上,有一个特别的方子。说是可以让生命垂危的病人精气汇聚,短时间内气血大旺,此时倒是极为对症。” 道涣催促着说:“既然有方子,就赶紧照方用药吧!” 宋临川皱着眉头,急促的说:“但那是个残方!上面只有配药的方子,却没有用药的方法。我钻研了许久,连它是煎服、是外敷,还是药浴、熏蒸都没搞清楚。” 听到这里,道涣张大了嘴,惊讶地说:“你说的是《遗金方术》里的‘救命一方’!我听师傅说过它,据说药性猛烈,是能调动起人全身气血,可以让人瞬间气力大增的奇方。只是,他努力找寻过全篇药方,却一直没有结果……这可如何是好,要随便试试吗?” 那边拓跋琰在殿中焦急地来回踱步,这边哥哥和道涣却陷入了纠结。 星河瞄了一眼拓跋琰,转而对他们说:“现在有方也没用,贵人根本服不下药!你们快点想想,有没有什么施加外力的方法。” 道涣说:“以金针刺xue,可以稍稍抑制呕吐。但是效用甚微,想要顺利服下汤药,恐怕不得奏效。” “对!金针刺xue......cao作得当还可以提振精神。”宋临川连连点头,又问道:“道兄施针可有把握,能不能抑制住含服丹药的呕吐?” “含服......这样刺激较小,倒真的可以一试。”道涣点点头,“你有什么神丹妙药可以用?” “就是那个‘救命一方’。因为书上没有使用的方法,又把药效写了那般神奇的功效。我实在太感兴趣,便按照药理和丹术,用方中药物练了些丹药。” 道涣捋着胡子,思索着说:“丹药......通过火炼萃取了药中精华,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那丹药你带了吗?” 宋临川迟疑着说:“带了,只是……还没有给任何人试用过。” 说着,他从药箱里取出一个药瓶,倒出一粒丹药来。 两人合计清楚,由道涣来施针,抑制住宋凝香因为脾胃失调带来的呕恶嗳气,同时给她含服丹药,提振精气。 此时,殿中的陈林俞却忽然开口,对拓跋琰说道:“陛下,自汉时起多有君王沉溺丹术,致使朝纲败坏。我朝太祖有圣训,严禁在未央宫中使用的丹药。况且两位医士的丹药来路不明,恐怕不宜给贵人服用。” 此话一出,其他太医纷纷附和。 星河生怕拓跋琰因此迟疑,连忙跪向他叩头说道:“陛下,时间耽误不得,所有的机会都要试一试。臣女愿意先为贵人试药!” 她正说着,一旁的陈鸿之却快步走上前,“陛下,县主若是不通医理,试药也不能马上有结果。请您允许微臣来为贵人试药。” 拓跋琰看了他们一眼,冲陈鸿之迅速挥挥手。 陈鸿之来到宋临川面前,接过他手中暗朱色的丹药。 这枚丹药,约有豌豆粒大小,通体圆润光泽,炼丹之人的手法精巧可见一斑。 他毫不犹豫的将丹药放入口中,细细的含化。 片刻,他对众人说道:“里面有黄芪、当归、党参......还有白芍、枸杞、川芎......都是极益气的良药,还有些不易分辨的草药。含服当下,我便觉得气息顺畅,精力充沛。陛下,臣以性命担保,药中绝无毒物,可以放心的给贵人服用。” 他这一席话,让拓跋琰眉头舒展开来,连忙让宋临川和道涣为宋凝香施针、用药。 帘幕内众人纷纷忙碌开来,殿中的陈林俞却暗自握紧了双拳。 ******* 含服丹药不到半刻,帘幕内传出宋凝香一阵轻微的呼喊,“疼!” 宋临川连忙问:“娘娘,感觉气力如何?腹痛如何?” 宋凝香神志倒还清醒,痛苦的应道:“气息通畅了不少,胸中气血翻腾;腹痛阵阵,越来越紧,越来越急......” “快喂她催产药!”宋临川喊了一声,坐婆连忙端了备好的药进去。 道涣又在宋凝香的内关、中脘、脾俞、胃俞、关元、建里几处xue位施以金针,这次顺利的喂下了半碗催生汤。 拓跋琰在帘幕外焦急的等待,听着帘幕内宋凝香由弱到强,由缓到疾,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叫喊声,既欣喜又揪心。 三个坐婆终于对上了路子,一个指挥着宫女烧水煮剪刀;一个俯首贴在她肚子上,仔细听着腹中胎儿的动静;领头的徐妇一边谨慎地观察着宋凝香的下身,一边指挥着宋凝香大口喘气,不时的用力。 忽然,徐妇大喊一声,“孩子露头了,快点使劲!” 另外两个坐婆听到招呼,立马站到宋凝香两侧,用力向下猛推她的腹部。 宋凝香紧闭着双眼,发出一声凄厉的叫喊,拼命用尽全身的力气。 星河蹲在她一旁,紧握着她手。 咬着牙,任由宋凝香尖锐的长甲,掐破了她的手。 不多时,一阵微弱的婴儿啼哭声从帘幕内响起。 徐妇从宫女手上接过金剪刀,剪短脐带,利落的擦干净孩子,用备好的布帛层层包好,便给抱到了帘幕外。 她跪在拓跋琰面前,欣喜地说:“陛下福泽庇佑,小皇子顺利降生!胎衣尽下,贵人安然无虞。” 拓跋琰激动地接过孩子,因为早产他有些瘦小,双眼紧闭哭闹不止,通红褶皱的小脸十分惹人怜爱。 他勉强挤出几分笑意,将他交给候在一旁的乳娘,心里记挂着帘幕内他的母亲。 宋凝香已经脱力,全身衣衫皆汗透,气若游丝的躺在榻上。 星河蹲在她身边,用棉帛轻轻蘸干她发间额上的汗珠。 宋临川迅速写下三个药方,交给随侍女官,嘱咐道:“一份生化汤,用于排出恶露;一份益气补血汤,用来调节气血;一份养元膏,健胃养脾。第一份煎熬取浓汤,日服一次,喝足三日;另外两份,每日早晚煎取头汤,服用月余。” 女官连连点头应下,带了方子下去备药。 拓跋琰看过殿下一众太医,又看了看眼前身怀奇术的宋临川和针法独到的道涣,开口说道:“两位医士,今日救了爱妃和小皇子的性命。请你们和平阳县主一道留在宫中,继续照顾贵人几日。也好让朕想一想如何封赏你们!” 宋临川拱手拜道:“小人等愧不敢受,自当尽心竭力照顾好贵人母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