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今虽在_第一回 万花常是诱 孤月总如寒(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 万花常是诱 孤月总如寒(1) (第1/2页)

    明月,亘古不变之明月。

    无论人间经历多少沧海桑田,明月却一如既往的张罗在青穹之上俯看人世,并为夜晚中无尽的黑暗带来一丝光明。

    月有阴晴圆缺?那不过是凡人眺望的角度。

    明月,其实丝毫未变。

    前人正有一诗赞明月道:

    昔年登岳望青空,一面银盘八面风。

    刹那清风皆地外,惟余明月自天中。

    何愁寒殿寞千古,但得冰心固始终。

    正是光华明万处,照开淮北照江东。

    ……

    “大姐、大概再不消两个时辰便能到金陵城了。”

    大江之上,一艘并不算太大、却也不算太小的游船正向着金陵驶来。

    此时月上中天,正是临近夜半之时。但即使四下一片漆黑,江北的来人却连看都不必看,一听便能知道金陵城的方位——亥时虽为“人定”,但无论是江中画舫的笙歌曼舞,还是江边碧楼的牙牌金骰,金陵城的奢华才刚到最热闹的时候。

    被称作“大姐”的是一位身着白纱的美貌女子,她此时正立在船头,顺着说话少年手指的方向,听闻着从金陵城边传来的喧嚣之声,面上却殊无喜色。

    因为金陵城虽是享乐之地,她们却并不是来享乐的。

    她们是来吊丧的。

    ……

    正道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州治的金陵城,当然便是天下富人争着来送银子的地方。

    但当这些富人真的到了扬州、到了金陵、到了万花庄的产业坐上一坐,他们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压根算不上什么“富人”。

    如果说天下的财富有一半在扬州,扬州的财富又有一半在金陵。那么金陵的财富,花家则占了一半都不止。

    金陵城中每一个赚钱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需要花家帮助。其中倚靠花家最少的,其每天赚的十两银子里面也至少有三两是替花家赚的,而倚靠花家较多的,十两银子中需要付给花家的更是多达七、八两。但尽管如此,金陵城的百姓还是要比天下大多数地方的百姓要过得好些,就算他们赚来的大多数钱进了花家的口袋,剩下的却依然足够使他们富裕起来。

    所以花家究竟有多富,根本不是寻常人能想象的到的。

    但这也仅限于人活着的时候。

    虽然花万豪曾是富甲天下的花家家主,但如今一过世,除了“纸钱”可能比寻常人多一点外,同样是什么也带不走。

    ……

    今日正是花万豪下葬之日,但此时半日未过,花家的人皆已无心祭拜,而是聚集在了议事堂中,闹的不可开交。

    并不是花家的人对老家主不够尊重,也不是花太平不想给父亲的丧事办得太过隆重。究其原因,不过是突如其来的一张字条,使得本就不安稳的花家愈加充满了火药味。

    而这字条现在便被花太平捏在手中。

    “君家持万万金之资,不以善施而称仁,却以巧取而不义。我三人不忍百姓凄苦,今夜子时,必来取金百万,以为赈济。”

    这张署名“太湖三杰”的字条,正是花家的婢女黄昏时分在花太平房门上发现的,但花太平却显然并非是为太湖三杰皱眉的。

    花家巨富,花家纨绔子弟在外被毛贼宵小盯上的情况并不鲜见。但花家既是巨富,护院武师教头自然都请的是武林中响当当的豪杰,各代家主更是自幼便兼习各家所长,这一代的花太平虽然还年轻,却也有江湖中第一流水平。这样一座龙潭虎xue般的庄园,敢闯入行窃的贼人毫无例外都进了扬州公堂,近年来早已十分罕见。这太湖三杰非但无惧“前车之鉴”,还敢事先留下字条,若非武功已入化境,就是脑袋出了问题。

    可要知如今江湖中武功最高的那几位前辈固然不会做这种下三流的事情,而疯子虽然无畏,多半也写不出这么顺畅的说辞,再加上这“太湖三杰”的名号,全万花庄竟没一个人听说过,所以庄子中若是在半年前接到这么一张字条,别说花太平和江湖豪杰们会把它当作一个笑话,就算换了庄中的寻常下人,都会嗤之以鼻。

    但此时正堂中的人却谁也笑不出来,因为自半年前花万豪把花家的担子交于花太平后,整个万花庄与他们新家主的名字恰好相反,变得越来越不太平。

    除了老家主花万豪忽染重疾,之后便无法见客的事情外。先是钱庄总掌柜花无凭因私吞银两百万挥霍被逐出花家,其后花家几个镖局,十趟镖中竟有九趟镖出现乱子,虽然每趟镖都损失不大,赔偿雇主的银子对花家来说算不了几个钱,但花家的失态却也无可辩驳。此时花万豪才刚刚过世,这太湖三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