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照相馆 (第1/2页)
窗外,铁轨上停着的那列罐装货车离得不远。 站在窗口的瓦莲京娜看着尾部那节罐车,表情迷醉。 接着她居然摘下手套,情不自禁的将双手按在玻璃上,摩挲着玻璃上倒映出的罐体。 她那迷人的黛色眼帘此时微闭,陶醉的神情里仿佛已经拥有了这世上最美好的一切…… 这是一间站房办公室,两位中国铁路职员把她制服后就一直将她羁押在这里。 死掉的那个洋人虽然只是个烧锅炉的苦力,却怎么也算是涉外事件。而且另一个涉案司机也窜入租界,至今不知去向。 闸北市政厅不敢怠慢,好在这次是洋人之间狗咬狗,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让他们自己处理。 捕房接到报告后,只派了两个巡捕在门外守着以防人犯走脱,直接通知了苏联领事馆,让他们派人把人和尸体领走。 门外两个闸北捕房的巡捕站的笔挺,两人像是断了六识,对门里女人歇斯底里的喊叫充耳不闻。 “把你们的上司叫来!你们没有资格拘捕我!” 那个犯了风邪据说杀了人的白俄大洋马,居然官话比他们说的还好。在里面安静了没多久就开始发疯,已经折腾一会了。 …… 煤油炉上炖着水的铜壶嘴“滋滋”往外冒着热气,夏弗斯基拎起铜壶将沸水冲入那只描金花卉纹的精致茶壶。 在托盘里放上奶罐和糖罐,还有一块大列巴和两根rou肠。他端起托盘走到靠窗的桌子放下,对着阿廖沙说:“吃吧,孩子,暖暖身子。” 此时阿廖沙的表情很是局促。 清晨发生那惊魂一幕后,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经过几个小时的逃亡来到这里,现在的他实在是又冷又饿。 “别担心,孩子,这里很安全。” 夏弗斯基温和地对他说道。 当他听到这个狼狈而又戒备的小伙敲开门说要找莫洛科夫时,他就再也没有犹豫,直接让他进了照相馆。 现在照相馆还是大门紧闭,打烊的木牌依然挂在门上。 “我要用一下洗手间。” 阿廖沙说道。 “嗯,请便,就在后面。” 夏弗斯基指了指方向。 “谢谢。” 阿廖沙站了起来,走到后门时假装弄错了地方,拧开后门把手。 “呃,是里边那扇门。” 转过头看了一眼给他指路的夏弗斯基,阿廖沙点点头,推开了那扇洗手间的门。 …… “昨晚应该出事了,现在到处在戒严,有很多密探在街上。” “吃完就在这里休息一会,我出去探探消息。如果找到莫洛科夫,我就带他来见你。” 夏弗斯基放下手里的烟斗,看着正在狼吞虎咽的阿廖沙说道。 “是的,我有他的住址。早上过去的时候每个路口都有警察,所以只能先到您这里来了。” 阿廖沙吃的头都不抬,嘴里含着食物含混不清地说着。 “谁敲门都别开,在这里待着,等我回来。” 夏弗斯基走到门边从壁钩上取下大衣,穿上后转身对阿廖沙交代着。 “是的,先生,反正我哪都去不了。” 喝了一口加了糖的红茶,阿廖沙起身向这位敦厚长者示意。 微笑着看了眼阿廖沙,夏弗斯基冲他点了点头,戴上帽子走了出去。 看到房门关上,阿廖沙走到窗口掀起门帘往外张望了一会。接着走到门后拧了下门把手,可以拧开。 那位和善的老人没有把他反锁在屋里,这让阿廖沙稍稍放心。 …… 去万国商团的马路上,夏弗斯基觉得租界今天气氛委实不同寻常。 街面上穿着制服的安南巡捕和华捕增加了不少,还有不少便衣打扮的密探游荡在街头。 而且和往日租界里主要盘查对象是华人不同。今天走过几个路口,看到不时被拦下接受盘查的都是白种人。 夏弗斯基已经70岁了。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随着那声炮响、作为沙皇贵族,他带着老伴从彼得格勒一路穿越辽阔荒凉的西西伯利亚大平原,到达海参崴。 然后夫妻两又从海参崴乘船渡海到中国的旅顺。先在哈尔滨定居,几年后老伴病逝,日本军方开始在东北频频制造事端,东北的局势渐渐也很不安稳。 最后他带着在哈尔滨收养、同为俄罗斯贵族的孤女辗转到了上海定居。 正是在迁往上海期间,在山东他结识了军阀张宗昌手下溃败的白俄军官莫洛科夫。 到达上海后,夏弗斯基收了他做名义上的学生,教授他俄罗斯历史,而他自己则开了这家照相馆聊以度日。 走到汉口路193号气派的工部局大楼,在门房那里夏弗斯基按照要求做了登记。 莫洛科夫就在这栋大楼中的万国商团司令部里担任骑兵队长。 门房是个有着浓密胡须的锡克族印度人。接过登记表审视了他几眼后,让他在门口稍等,然后关上窗户拨通了电话。 没几分钟,夏弗斯基看到楼内出来两个人。一个是穿着西装、翘起两撇八字胡的傲慢英国佬。 另一个是和他一样的俄罗斯人,留着大胡子,穿着万国商团花哨的军官制服。 门房间里那个红头阿三看到他两来了后,马上昂首立正。然后不动声色地把眼珠转到夏弗斯基身上,下巴微不可查地扬了扬。 “先生,是您要找莫洛科夫吗?” 得到暗示后,穿着军装的大胡子走到老人面前用俄语询问着。 “没错,我有事找他。” 夏弗斯基回应着。 “他是你什么人?” 旁边的英国佬粗暴的插话问道。 “他是我的学生,请问出什么事了吗?” 夏弗斯基没有在意对方的无礼,虽然对方给他的感觉十分不好。 “先生,方便的话,请您跟我们上去喝杯咖啡,有些事还要问问您。” 穿着军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