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59 弄巧成拙 (第2/2页)
呵呵!”牛辅笑道,并未多看,直接将书信又递给了身后的贾诩。 贾文和本尚未睡醒,看完书信却是一愣,竟然忘了继续往下传。 “文和!可有话说?”李儒问道。 稍一犹豫,贾诩道:“这书信!军师确信真是大将军手书?” “确凿无疑!可有不妥?”李儒本是心思缜密之人,经人提醒,反复拿在手里重新看过,不解问道。 “敢问将军!这书信从何而来?” 贾诩此人,跟大丈夫光明磊落完全沾不上边,平日寡言少语反显得阴沉,蝇营狗苟之辈,并不为董卓看重,不过女婿牛辅人头猪脑,身边的确时时需要这样一员刀笔,他一梗脖子,答道:“怎么?某睡醒之时,它便就在枕下!” 众人闻言,一阵无语。 董卓又道:“难倒不是文优昨夜送来之物?” 李儒苦笑,“丈人,若是大将军书信,小婿怎敢偷偷放于枕下而不禀!” 董卓正身,“哦?那倒是怪了!不过大将军之言,并无新意,你等且先说说,若我请调并州可好?如若不行,冀州也可!实在不行,那就扬州!” 扬州乃吴越不毛之地,已是自己的底线。 “丈人且慢!诸位难道不觉得这信来得古怪?”李儒脑子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却还不笃定,他又看向老神在在的贾诩,“文和有大才,可是也觉得蹊跷?” 大将军何进自己多有拜谒,众番接触,且能与自家丈人臭味相投,本也是粗犷之人,断不会无缘无故,还多此一举行叮嘱之事。 谋兵权,候良机,本是早就商议好的事。 “有何蹊跷?”董卓抢先问道。 众人都目视自己,贾诩躲不过,捻须思索片刻,更让人等得好奇,他道:“即便书信为真,诸位有否想过,大将军的书信不落款,还莫名出现前将军枕下……或许,未必原本就是给将军的!” “不是给某?那能给谁?” 见众人默不作声,董卓赶紧竖起眉毛垮下脸来,摆出一副沉思状,满脑子想的,还是“并州”二字。 书信何来?传于何人?又为何在将军枕下? 李儒帐中踱步,如果不是给丈人,那这军中有资格的,便自有皇甫嵩一人!如果大将军本欲传信皇甫嵩,那,谋谁的兵权,候何等良机,可就意味深长了…… 李儒想通此节,暗道不妙,至于这信如何到了董卓手中,反而不重要了! 他赶紧在董卓耳畔道:“皇甫嵩!” 董卓听完,脸色阴晴不定,却仍旧呵道:“断然不会!大将军待我以诚,我亦以诚待之!”实则,董卓生性多疑,已然信了三分,只是平日大将军对自己推心置腹,何况真若如此,后果,不堪设想…… 他叹了口气,“文优看来!某当如何自处?” 李儒深深看了一眼贾诩,“丈人勿忧,我观文和成竹在胸,定已有万全之策!” 贾诩暗骂两句,惶恐答道:“诩,并无良策,方才之言不过捕风捉影而已,今日前来,正是想向前将军请辞,昨日姑臧相邻来信,说家中老母染疾在床,诩今日,正想请辞……呜呜……” 牛辅纳闷,不解道:“文和年前不是说,家中老母过世,尚需回乡一趟?怎又死而复生,重病在床?” “呃!”贾诩语塞,止住哭声,赶紧闭目装死,这牛辅浑人,居然醉了酒还记得。 众人一阵嗤笑,都知贾文和有大才,独独怕死。 贾诩此人,逃命则必生妖孽之事,李儒瞪了一眼又看回书信,道:“丈人!无论如何,当做最坏的打算!依儒想来,如今不过进退两策,一则,进逼凉州,早日功成以封凉州牧;二则,领兵秘潜回京,伺机一探究竟!” 董卓闻言,久久不语。 凉州自是不必,万一朝中安定,自己无诏回京岂不成了谋逆造反,“某倒是有心回京一探,不过……” “丈人!”李儒心知肚明,附耳说道:“不若轻车快马先行,驻停河东,以待谋而后定,到时,是回京述职还是勤王,不过两可之间!” 董卓两眼精光一闪,朗声喊道:“来人!点凉州铁骑三千,随某即刻兵发河东!” 李儒含笑点头,丈人虽说不擅谋略,可一旦打定主意,历来杀伐果决!只这一点,便胜过庸人无数! 只是李儒也想不到,刘诚一封原本要引董卓、何进二人相互猜忌的书信,弄巧成拙,偏偏往羊圈里放进了一头猛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