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七章 大伯家 (第1/2页)
第二天上午,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赵琦开着车,带着彭大胡子的车,前往大伯家。 大伯赵伟岭退休后,嫌城市里太喧嚣,就住在位于市郊的老宅子,住之前,老宅子翻修过一次,现在是一幢独门独院的江南民居。 随着城市发展,原本的郊区交通条件也越来越便利,再过几年,老宅子这边就跟市里差不多了。 赵琦按了门铃,过了一会,一位气质颇为优雅的老太太,打开了门,她看到赵琦,笑着说道:“小琦来啦,天冷,快进来吧。” 老太太正是赵琦的大伯母李新玥,她拥有华夏女性的传统美德,勤俭、贤惠、善良,是赵伟岭的贤内助,可以说,赵伟岭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有着李新玥一半的功劳。 再结合自身,赵琦深感一句老话确实有道理,娶一个好女人旺三代,坏女人毁三代,女人的品行和能力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未来。 前世,李新玥对赵琦颇为关心,也帮了他不少忙,因此,赵琦对她非常敬重,热情又礼貌地打了招呼。 彭大胡子也相当热情,客套话不断。 李新玥礼貌地请彭大胡子进屋,不过赵琦能够感觉到,伯母对彭大胡子的感观不太好,估计是听说过彭大胡子以往的所做所为。 跟着伯母来到客厅,赵琦见到了正在看报纸的大伯赵伟岭。跟李新玥相比,赵伟岭看起来年纪要大不少,实际上,李新玥比赵伟岭还大了两岁。 赵伟岭看起来年纪比较大,主要还是他在位上劳累所致,当初在镇里工作的时候,会经常下乡去了解农村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后来主管工业,也是一样,经常去工厂调研,帮企业排忧解难,办了不少实事。 也正因为这样,赵伟岭虽然退了,还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许多人都念着他的好。 赵伟岭见两人进来,放下手中的报纸,对着两人点了点头,随即让赵琦坐一会,他带着彭大胡子进入书房谈事。 赵琦在沙发上坐下来,李新玥端着茶杯过来了:“你这孩子,来都来了,带这么多礼物干嘛?” “没什么,都是些江州带回来的特产,只是一些茶啊,当地的物色糕点之类,不值几个钱的。”赵琦还给李新玥介绍了一番。 李新玥听了之后,笑道:“下回可别这么破费了,家里什么都有,你能经常来看看我们,比带什么东西都强。” “行,我以后有时间就常来蹭饭。”赵琦之前不太喜欢来大伯家,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家庭不行,事情也不行,心里没什么底气,现在就不太一样了,说简单一点,钱壮胆。 伯侄俩说了一些家常话,就见书房门打开,赵伟岭和彭大胡子走了出来。 彭大胡子表情看起来很轻松,估计他的事情应该是解决了,他跟赵琦打了招呼,说还有事情先回去了,又跟赵伟岭夫妇道了别,之后就离开了。 赵伟岭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呷了一口茶:“你跟彭大胡子没什么太大的瓜葛吧?” “我知道他的事,除了工作方面的事情,基本没什么瓜葛。”赵琦知道彭大胡子的为人,除了古玩方面,他可不想跟彭大胡子有太多的利益纠缠。 赵伟岭说:“你记得要守住底线,有些事情千万不能做,知不知道?” 赵琦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李新玥送了彭大胡子回来了:“小琦难得来一次,你就板着个脸,合适吗?” 赵伟岭无奈地说:“我什么时候板着脸了?” “嘿,我刚才看得清清楚楚,你还狡辩?”李新玥对着赵琦说:“你说我有没有冤枉他?” 赵琦笑了笑,可不好说什么。 赵伟岭马上转移了话题,从桌子下面,拿出一盒象棋:“陪我下棋吧,看看你这几年有没有退步。” “行。” 说起来,赵琦小学的时候,练过几年象棋,还参加过市少年宫举办的江东小学生象棋大赛,最终还得了银奖。 虽然自从小学之后,赵琦对象棋没了那么大的兴趣,但水平一直没有落下,前世一个人无聊的时候,自己跟自己下棋,还能有所提高。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扯吗?事实上,自己跟自己下棋本质上就是复盘,把大脑中的棋局演绎表现在棋盘上,通过不断地修正棋步来接近最优解。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局面的计算能力。 当然,局限就是仍然停留在自己的思维当中,提高的幅度有限。 两人先下一盘,赵琦发现凭借他现在的记忆和思维速度,想赢大伯还是挺轻松的,但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