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棋盘关 (第1/2页)
“棋盘关?这么快?都过广元了?”范阳迷迷糊糊的问道。 赵光明嗤笑道:“还广元,睡得跟猪一样,都过剑门关了,出去就是陕西。” “是吗,那我到底睡多久了?” 自己看表,都下午3点多了。 早上9点不到,他们就出发了,一上成绵路,就换大军开车,这段时间太忙,一直没好好休息,人又年轻,平时脑袋挨着枕头就得睡着。 这一觉,睡得可真够沉的。 一摸肚子,才感觉到饿得难受。 李顺蛮贴心的递过来几个面包,可乐。 “吃饭你们都不喊我的吗?” 吃过面包,两瓶可乐下肚,被碳酸泡沫一冲,冷风一绕,才算恢复清醒。 四处打量一遍,发现已经到了山区,路边一处石碑,上面刻着明月峡三个字。 停车的地方有一处平台,那石碑就坐落在平台之上,这里还是个著名的景区,前前后后停了好几辆车。 还有几个过路的人,在平台上拍照。 “明月峡?这是川陕路了?” “可不是吗。” 他们的车上,携带着一副地图,只能按着大概的方向走。 先走成绵路到广元,沿着剑门蜀道,往棋盘关,穿过大巴山,就是陕西地界,一路都是问过来的。 除了赵光明,包括范阳都没走过这条路。 他们几个人精神好,一路上的奇险,峭壁,都看得见怪不怪了。 而范阳刚刚醒来,还被震得不轻。 站在明月峡的界碑旁边,右手边是一条碧绿的河水,这地方是一条山间的峡谷地带,中间是嘉陵江,两边则是秦巴山脉,米仓山的中段。 川北这边的山,和川西,康定里面的山又有不同。 这一代的地质更加稳定,后面连着秦岭,气候温润,海拔适中,所以这里风景非常好,水土流失也不严重。 就导致了一个状况,山体非常坚固,岩石特别坚硬。 公路两旁的山壁,很多都是近乎垂直的向上。 如果康定里面的山,都是尖溜溜的。 那么大巴山脉,就是圆滚滚的。 像什么牛头山,断背山,旗峰岭,六盘山,七盘岭,之类的。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 山体既大,还连绵不断。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指的这里了。 因为它根本就没路。 全是山。 古时候,这崇山峻岭,就堪称天堑。 根本就没有能力修建盘山公路。 但这个地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四川和陕西的唯一通道。 因为嘉陵江从这里流过。 所以古蜀道,明月峡这一段,就是沿着嘉陵江修进来的。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这边的山,没有平坦带。 山体陡峭。 所以古时候的人们,从陕西进入四川,就沿着两边的山壁,开凿栈道。 那什么是栈道呢? 木板路。 用木板和铁链,插进山壁里。 沿着河流的走向,铺设栈道,和开凿石板路。 走在栈道上面,脚下就是嘉陵江,地势高的地方,脚下就是悬崖。 四川盆地为什么被称为大后方,因为它四面环山,走哪边,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交通不便。 遇到战备,炸毁关键的桥梁和隧道,就可以阻止敌方推进。 汉朝的时候,刘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就指的这里。 三国的时候,蜀汉政权,诸葛亮,也是占据四川,徐图中原。 那么古时候常说的中原,是哪里呢? 广义上讲,就是陕西。 还有湖南,河南一部份地区。 八百里秦川,三秦之地,西安十三朝古都,明朝的时候,天子守国门,才把都城迁到北京去。 而到了现代,川陕通道的战略意义更加重大,西北地区,向西南地区,输送物资全靠这条通道。 像甘肃,陕西,山西,包括北京,内蒙,辽东三省。 输送物资全靠这里。 1935年,民国政府耗资修建了这条川陕公路。 一路上也是开山凿壁,很多公路段,头顶上就是岩石,绝壁,开凿成半镂空的隧道,车在里面开,就像在山里穿梭一样。 驾车,和乘车的人,往往会有种恐惧感。 因为头顶上的山体,似乎随时都会塌下来。 事实也的确如此。 川陕公路每年的垮塌非常严重,事故频发。 换范阳来开车,很不幸,过了明月峡,很快就进入了这种山洞式的公路。 一路上提心吊胆,话都不敢说了。 好不容易开出朝天峡,老虎嘴,前面就是棋盘关。 民国政府修川陕公路时候,剑门关和棋盘关的雄关,城楼,炮塔,都给拆了。 石头敲碎,拿来铺路了。 所以拆得相当彻底,地基都挖出来了的。 现在就只剩一块光秃秃的石碑立在那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