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反倾销税 (第1/2页)
章节名又打错了,第84章。 躺了一会儿,范阳感觉到闷热。 把招待所的窗子打开,冷风一吹,感觉人清醒得多了。 他还在权衡这一次的利弊。 要说水果罐头,为什么范阳会这么熟悉呢? 可以说老一辈的外贸人,就没有不熟悉罐头的。 而中国的罐头产业,历史也是极其悠久的。 苏连对口援建的小型项目当中,就有很多是罐头厂。 在战争时期,被当做军需储备。 还要供应同一阵营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加工制成品方面,可谓是最早的出口商品种类。 中国是一个物产极其丰富的国家,人口众多,是传统农业大国,产量很高,价格便宜。 而恰逢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格局,经济落差非常大。 好比1980年。 内地,和香港。 人民币和港币的汇率,是差不多的。 可80年,香港的劳工工资水平,就已经达到了1000元以上。 而80年,内地的工资水平,只有100块钱左右。 到了90年,香港的工资水平达到了2000-3000元 而内地,只有200-300元的样子。 普遍相差10倍。 到了2018年,落差小了一些。 内地3000-4000左右的月薪。 可香港呢,10000块钱一个月,洗碗工,都找不到人干。 普通的工薪阶层,到香港旅游,常常会有种感觉,地铁都坐不起。 而香港人均gd高,地价也高得离谱。 80平米以上,在香港就可以算大宅了。 住宿方面,还有个有意思的事情,旅馆的床,全是一米2的。 内地人戏称,香港的宾馆,进门可以走三步,到床,就叫三星级宾馆。 能走四步,叫四星级。 可以走五步,就叫五星级了。 收入水平相差10倍以上。 可均衡购买力来讲,实际落差更大。 就导致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世界各地的外商,就连韩国人,来到内地,都会有种白捡的感觉。 虽然生活质量差,可的确,太便宜了。 改革开放的一两年时间,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的批发市场。 落后曰本和韩国,还要更大一些。 就好比曰本,韩国来说,中国的水果产能,高出它们几百倍。 而价格,也比他们便宜几十倍。 特别是有些品种,我国的原产品种,桔子,柿子,杏,黄桃等等。 说白菜价都不准确,比白菜便宜多了。 而我国又拥有庞大的罐头生产能力,和这个产业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水果罐头,就疯狂的倾销了全世界。 几年时间,就对主要出口国的罐头行业,造成了非常强烈的冲击。 80年代中期,欧盟20多个国家,就联名抵制,对中国的水果罐头,加征高额的反倾销税。 设置各种技术壁垒。 只要一检测,你有什么,就说你什么不达标。 欧洲国家的媒体,也大肆渲染,说咱们的水果罐头,大量添加剂,防腐剂。 导致市场的销量一落千丈。 但经济利益在那里摆着的啊。 改革开放以后,进一步开放外资。 世界各国的罐头企业,又纷纷绕了回来。 搞合资企业,贴别人的牌子,用别人的设备,为别人代工生产。 又对国营的罐头企业,造成了反冲击。 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变成了纯粹的代工为主。 又恰逢国营改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纷纷资不抵债。 成了地方上的财政包袱。 就导致民族品牌全线沦落。 这是个非常特殊的时期,90年代,这种国际代工的趋势越演越烈,沿海一带的无论什么工厂,大多数都贴的别人的牌子。 民族品牌保卫战甚嚣尘上。 其他的都还好。 唯独水果罐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被西方国家,还有韩国曰本,联合封锁。 处境非常艰难。 而国内的自主品牌,在冲出国际受挫之后,把营销市场瞄准国内。 大肆炒作,在电视上疯狂打广告。 结果一个平价消费品,被过度营销,变成了高档食品,甚至奢侈品。 在90年代,水果罐头一度成为了堪比香烟,白酒,还有保健品一般的礼品定位。 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综合各方面原因,就导致全球都兴盛的水果罐头产业,基本上退出了中国的基础消费品市场。 即便到了2019年。 中国的商超,也很少有水果罐头上架。 非常尴尬,而且遗憾的事情。 而水果罐头的好处太多了,不仅可以减轻农产品的不正常消耗,还可以实现水果反季节。 在冰箱没有大规模普及之前,在冰链储存和运输没有铺开之前,就是农产品的商品化,主力大军。 但出路在哪里呢? 国内的大环境,92年,都已经被搞成那个样子了。 范阳没有办法。 但国际上,范阳还是很有把握的。 要卖出去多少,不好说,由范阳领头,来打破零销售,拔个头筹,范阳还是很有信心的。 要不了几年,国产的罐头就会找准定位。 但要等到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引进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最惠国的缔约层面上,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