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对口协议 (第1/2页)
而另一边,滨海大道,华通大厦。 这是中房集团开发的高层电梯写字楼。 自从7年开始,土地拍卖,到92年末,沿海一带早已进入商品房时代。 仅一条滨海大道,因为靠近码头,两三年时间,就落成了六间大厦。 租金昂贵,可仍然爆满。 大厦2层,一间20平米的写字间,门口一部铭牌:徐州宏文外贸。 公司老总40来岁,个子不高,顶着个大肚子,说着一口夹带灌云方言的普通话,指手划脚的骂道:“叫里克一趟内地,里也是老手了,咋把我的韩国人给搞飞了来?别人现在投诉里,说里把他们丢在那边,个人跑了,还要我怎么说里” 刘鼎新硬着头皮听他骂了半天。 他也尽力了。 陪着两个韩国人在富平又呆了好几天,试图采购些其他乡镇的柿饼回去交差。 可其他地方的,赶马家坡的,质量相差太远。 有些皮都没削。 即便找到几家散户,可做出来的柿饼,往屋檐下面一挂,就完了,从来不捏。 他们逛了四五天,也没找到一户有糖心的柿饼。 两个韩国人就把怒气撒到了他和同事的身上。 还打电话回公司投诉。 刘鼎新早就受够了,屁股一拍,走了。 只留下李文均还陪着他们。 刘鼎新手一摊:“无所谓,我辞职。” “里拿辞职吓我” 刘鼎新站起来就走。 出门时还不忘把门给带上。 整个人轻松多了。 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收拾东西。 这个小小的写字间,一间办公室,就组成了一家公司,有十几个职员。 每个人的隔断上面,都放着一部电话,和一台传真机。 这个年代还没有电子商务,桌子上更没有电脑。 就全靠电话和传真办理业务,联系客户。 刘鼎新拿出一把钥匙,打开脚下上了锁的柜子。 从柜子最下面拖出两页A4纸。 这上面写满了他这两年搜集的客户资料。 折好,放进裤兜里。 就走出办公室。 其他同事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唯独一个名叫霜霜的女孩儿,一直注意着刘鼎新。 她本来正用英文和客户交谈,却连忙放下手中的电话,追了出来:“师父,你真的辞职了?” “对,一个工作而已,无所谓的。” 这女孩儿扎个马尾辫,一脸的不舍,她是刘鼎新带出来的:“那你接下来怎么办啊?自己开公司我宁愿跟着你呀。” 说到开公司,刘鼎新精神一振。 可马上又冷静下来,摇摇头:“现在积累还不够,也没资金,这是我仔细考虑过的,长远来看,呆在连云港并不是很好的选择,上面有青岛,下面有上海,连云港夹在中间,很尴尬的,我还是准备去上海看一看,到时候再说。” “去上海”霜霜偏着脑袋想了一下:“那我也去。” “你傻啊,跟着我过去干什么,先好好干,时机成熟了我会叫你的。”伸手在她脑袋上一揉。 这女孩儿人很不错,既漂亮,又认真,会英语,还在自学曰语,人很上进。 自己真要开公司,把她带上,就是一大臂助。 走出公司,了然一身,真走出这一步,内心又难免的有点失落。 腰间挂着的bp机却响了。 抠出来一看,是部手机的电话号码。 “谁” 赶忙找到个公用电话,给拨了回去。 嘟,嘟…… “范总” “好,好,有时间啊?” “吃饭,好啊,你在哪里” “行,你告诉我地方,我一定准时到。” 挂掉电话,刘鼎新一脸兴奋。 范阳给了他很深刻的印象。 “好了没有,你不是说带我去捡贝壳吗?”赵光明像个小孩子一样,昨天晚上逛夜市,听范阳说海边风大,还刻意买了件呢子大衣,手里牵着两条狗绳。 “急什么呢,明天带你去,我约了人,你等下去租个房子,条件好一点的,最好有空调,电视,冰箱,别怕多花钱。” “租房子?咱是要在这里安家了吗?” “我要招人,给别人食宿提供好一点,房子租大一点,咱们也可以住,这事你和顺子去办。” “军哥,红兵,咱们走,等下去码头看看。” 听说去码头,大军和红兵打个眼色,就回房间一趟。 范阳一瞟大军腰间,摇摇头:“别带这些,码头上巡逻的很多,到时候查到麻烦得很。” 大军说道:“没事,带着稳当一些,我也是跑过码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