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阴谋论 (第1/2页)
下午放学前,王尊等到了学校的答复,而且是两条。 一、考虑到学校没有厨师专业方面的师资,无法给王尊分班。因此,允许王尊重新填报分班志愿。 二、如果王尊执意报厨师专业,学校也尊重王尊的选择,但因没有这方面师资,无法给王尊指导,所以需要他自学。并重点提醒他,大学没有设置该专业。 其实学校的回复就一个意思,让王尊重填志愿。因为正常人都不会选第二条。 王尊很正常,因此他几乎没犹豫便做出选择。 可带来消息班主任非要他回家再考虑一晚,明天再答复她。 如此,王尊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乖乖的放学回家。 因班主任找谈话,走的比较晚,回来的路上没遇到其他同学,因此耳根清净,也利于王尊思考。 王尊首先觉得学校对学生太尊重了。 这要是换做前世,遇到他这种‘胡闹’情况,班主任直接就撸他了,那会惊动学校,还像模像样的给出两条答复。 ‘好不习惯啊!’ 以前做学生,基本感受不到老师的尊重。现在感受到了,又觉得浑身别扭。 别扭完,王尊的思维继续扩散,又想到上午王老师的讲课。 开始,王尊也纳闷,同学们报完专业后才安排这节课,多此一举嘛。 而此刻才找到答案。 学校是在表现尊重学生的态度,表示不干涉学生的任何选择。 其实在王尊看来,学校的这种做法跟答复他的方式一样:看似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实则暗中替学生做出选择。 比如报考表演专业的学生,很多人实力不济,只盲目的报热门专业。等分班后了解到该专业的残酷、认清自己后,自然会信心受挫。 这时,他们会想认真考虑王老师推荐的材料和建筑系专业。 学生群体就是这样:你跟他们好好说话,他们听不进去;你说‘这样做为了你们好’,可他们回以白眼;等遭遇了挫折才发现原来那些话真是为他们好。 现在学校也学聪明了:先让学生受挫,再来安慰辅导。 如此一来,效果更好。 学生高考按自身情况报志愿,学校升学率高了;很多学生报建筑材料专业,王老师的推销效果也有了。共赢啊! 看清这些,王尊忽然发现学校老师好阴险!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可这手段太不光明了。” 一旦王尊有了这种想法,其它阴谋论立马从脑海中浮现。 第一个阴谋论是有关王老师的。 王尊觉得:王老师讲专业介绍课虽然不错,可相较于思想教育课,立马相形见绌。 王老师讲思想教育,那真叫一个行云流水,好像原本就是干这个的。 同时,王尊十分怀疑,即便没有他的出现,王老师也会引诱其它同学提出‘杀人魔王’的问题,继而上思想教育课。 上午的讲课好似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很可能有更深的意义。 而王尊只不过巧合的配合了王老师,并顺带的成为了全班公敌。 “靠!” 王尊觉得自己很枉,比窦娥还冤。 带着这种负面情绪,王尊开始深度发掘其它阴谋论。越想,越让他心惊。 重生后,他首次发现并深刻体会,这个世界因武道的存在而变得极其复杂,或者说极其危险。 王尊怕了! 他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以后一定不要乱说话,以免卷入危险中。 想法,没毛病。可结果却往往不随人愿。 ……… 穿过几条街道,繁华的街道和比邻的高楼大厦渐渐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老旧的街道和低矮破落的建筑。 如同前世,繁华与贫穷永远是那么泾渭分明。 回到家门口时,王尊不经意间抬头望去,发现门口的牌匾历经十多年的风雨侵蚀,已经看不清原来的颜色,只剩下锈迹斑斑的‘王然餐馆’四个字,干巴巴的挂在上面。 站在门外,便可以闻到熟悉的餐馆味道,那是陪伴他多年的味道。 “妈,我回来了!” 抛出所有杂乱想法,王尊推门走进餐馆,高声喊道。 “今天放学怎么晚了这么久?” 厨房中,忙碌的母亲停下手中工作,表情有些严肃的问。 王尊的母亲叫秦琴,很有意思的名字,可她的生活却平淡无奇。照顾孩子,忙于生计,整天在这个几平米的后厨打转。 王尊没讲实话:“放学前分班,耽误了。” 母亲秦琴用抹布擦了擦手,走上前帮王尊拿下书包,关心的问:“分班了?你报的什么专业?被分到哪个班级?” 母亲秦琴一直希望他报表演系专业,昨晚还絮叨了很久。这下,王尊更不敢讲实话了,胡扯道:“报的表演系,班级分得不太理想,您就别问了。” 秦琴很想刨根问底,可是注意到王尊面色不愉,也就没再开口,转而道:“我给你准备了水果,放在书桌上了,五点时记得吃。上楼学习去吧。” 母亲将他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甚至精细到每分钟都有每分钟的安排。 可这种令人窒息的关爱,却曾经给王尊带来极大压力。 前世,他在这种庞大压力下选择了叛逆。 考上重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