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剿或不剿 (第1/2页)
正值姜、秦二人说话之际,王九行色匆匆来到小院,见到二人还在餐叙,王九行了一礼,眼色看去姜闵,欲言又止,姜闵心领神会说道: “秦先生不是外人,有话直说。” “诺。”王九擦了擦额头汗水穿了口气:“主公,今早派人前去购买寒冰仆役回府禀报说,屯垦村昨夜被马贼袭扰,伤亡近百人,另打死打伤马贼六十余人,活捉七人,现已押往公府,魏贤也已在府中等候主公召见。” 姜闵闻讯马贼袭扰顿是吃了一惊: “竟有此事。”他看向秦翰说道:“秦兄,定是常年盘踞在广信、鼎炀、麟城三地的那股马贼。” 秦翰若有所思道: “荒村新立不足四月,既无囤粮亦无钱财,马贼何故袭扰荒村?此事来的蹊跷,莫非与昨日御客有关?” “御客?秦兄意思是说,马贼是冲御客而去了。” 这时王九插了一句: “主公,魏贤说,昨夜偷袭荒村之马贼两百余人,皆由马贼头领霍行率领,说是有人花三百根寸银,索他人头。” “如此说来,昨夜袭扰屯村马贼是受人指使所为,那会是谁呢?” 姜闵如何也想不出,谁能花钱雇佣马贼劫杀魏贤。魏贤平日里以行医谋生,从无得罪任何人。既没有利益纠葛,也没有利害关系,谁会要他的人头。 这时秦翰一掌拍案,喝了一声: “是他们!” 姜闵大惑不解,忙问道: “秦兄,是谁?” “郭蓬、张并二公子,除了他们还能有谁。” “秦兄此言有理,鼎炀侯当年率军平叛,难保不会收拢暴民为祸地方。难怪近些年马贼屡禁不绝,不曾想鼎炀侯竟也暗通贼军。” “不,鼎炀侯贵为侯爵,其段不敢由此贼心,其幼子张并也无此胆。怕是怕郭蟠这阉人豢养贼兵,令郭蓬遥相节制为其所用。” 秦翰断定是郭蓬所为,姜闵半信半疑说道: “郭蓬一个庶子,能由此心狠手辣之举?” “哼哼。”秦翰冷冷一笑:“马贼横行偏地已有七八年之久,却偏偏最近四年经由鼎炀城附近所走商货,十有一二遭遇马贼,损失财货数以万计,难道真能如此凑巧?” 约在四年前,咸国叛乱平定,郭蟠因受王太后重用,默许其在鼎炀侯属地蓄田,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鼎炀、广信、麟城三地马贼开始活跃,劫掠商队频率暴增。 而在此之前,这支马贼还不敢堂而皇之的白天劫道,都在天黑之后劫掠商队。 每次官军出动剿贼,多半是无功而返。姜闵几次欲剿灭马贼,只因马贼遁走鼎炀城属地,每次都不得剿灭。这次突然袭扰荒村,直接冲着魏贤人头而去,只因荒村地处麟城地界,马贼敢于兴风作浪 姜闵随后匆匆返回公府见到百里燕时,七个被俘马贼正压在前厅大院任凭酷暑暴晒。 “魏贤见过主公。” 百里燕行了一礼,姜闵安慰说道: “昨夜之事,孤已知悉。已让王九从内府支取五百贯,与一百石精米运往荒村。今后孤会令夜巡骑兵越境巡防,以增加荒村武备。” “主公恩恤百姓,魏贤感激不尽。此番马贼动机明确,在下担心对公府不利,尤以当下人心浮动,在下恳请主公出兵,剿灭此股马贼。” “此事孤已令王九速查,至于出兵之事,兹事体大。公府虽养兵两千,贸然出兵恐令陔陵生疑,此事当从长计议。” “不然。此股马贼盘踞广信、鼎炀、麟城三地实七八年有余,恶名远播,主公若能出兵剿灭马贼,将来也能以剿贼名义名正言顺过境他地。若是错此良机,恐怕机不再来。在下已与御客宋杰等人谋划剿灭马贼一事,还请主公明鉴。” “什么,与御客联兵。”姜闵一怔,转眼想到秦翰所言,脸色沉了下来:“魏贤,用兵之事兹事体大,稍有差池,惊动地方事小,无故徒增伤亡事大,断不可贸然行事。” “主公,此事本为宋杰等御客所谋,非在下临时起意。只因昨夜宋杰等人留宿荒村,正巧被他们撞见,此事倘若置之不理,于御客名声极为不利。况且主公以此交好御客,也绝非坏事,倘若主公不便出兵,资以粮草也可解宋杰等人燃眉之急。” 出兵剿贼对广信百利而无一弊,既能练兵,又能剿灭马贼赢得民心,同时属兵今后过境其他治下属地,发动突然袭击,便可以剿贼为名出其不意。但听姜闵意思,似乎没有剿灭马贼的打算。 “此事百利而无一弊,还请主公明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