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 险恶 (第2/2页)
万石稻谷,以搪塞咸王。 之后数日气温回升,蒲城、麟城、鼎炀等北海郡属地蝗虫有抬头之势,广信因去年焚烧秸秆净化土地,大量破坏虫卵存活条件,蝗虫难觅踪迹。 百里燕担心蝗虫迁徙犯边,进言姜闵鼓励农户饲养鸡鸭野放,捕食飞入广信地界蝗虫,同时对市场征收鸡鸭宰杀税,以减少食用禽类。 进入三月,坏消息频传,丘南、咸西两郡蝗虫再发,春耕彻底无望,各地流窜盗匪日益猖獗。仅上旬,百里燕率领转运使两百人队抓捕、打击、剿灭给累流窜贼匪五百余人,自损三十余人。 三月中下,丁肃的货船顺利进港,从晋国运回了大量棉花、麻丝、皮革、药材等紧俏物资,广信公姜闵闻讯此时,当即遣陈韵风前来,以咸国市价的七成价格买走了一半棉花、麻丝和皮革。 货船靠岸后装卸需要两三天,百里燕领着丁肃在广信兜了一圈,暂时安排住在百货堂的二楼。 “丁财东,晋国一趟可真是难为你啦。”百里燕倒了碗水,给丁肃递了过去。 “嗨,若非魏先生,我丁某人岂能有如今身价。你是不知道,我在晋国时候正碰上各地封市,幸亏消息来的晚,货已到我手,否则断不能有今日这么多船商货。” 丁肃赶到晋国进货时,恰晋国封市。 封市不同禁市,封市只对个别商品采取严厉管制措施,棉花、麻丝正海是晋国严禁交易的产品。 丁肃当时已经买到手中,拿到了通关文书,早早装上了咸国的货船,只要没人恶意刁难,凭他咸国权贵门人的身份,晋国各级官吏该是得给点面子的,倘若是普通商人,货多半是回不来。 晋国一遭让丁肃赚得彭满钵满,身价比之当初翻了整整八倍,可谓是一夜暴富大发不义之财,说的再难听些,无非是发国难财而已。 “对了,魏先生,丁某销往晋国的瓷器俏得很,我已打发外阜在晋国筹备货栈,魏先生要是还有这等极好瓷器,大可让丁某运往晋国,瓷器在晋国可是紧俏货呢,先生请看。” 丁肃拍了拍之前抬进来的一口黑色大木箱,百里燕看去一眼,心想不能都是寸银吧。 “丁财东,这里面是?” 丁肃滚胖的脸上挤出惊人笑容,几乎要将两腮的赘rou挤下来一般。 “这里共有寸银三千四百八十三,寸金两百一。” “这么多!”百里燕一惊:“一批货全卖了?” “是,全卖了,简直做梦啊。” 骨瓷在晋国的销售远好于预期,去年一共给丁肃发了五千件,没想到能全卖了。 “这样吧,寸金悉数给赵大人送去,剩下的寸银,我取三千,其余权归丁财东。” “这怎行呢,太多了。”丁肃连连推辞,心里却想哪有不要的道理。 “行了,丁财东也不用推脱,今后赚钱的机会有的便是,这等小财都不拿,未免太看不起魏某人了。” “呵呵,还是魏先生出手大方。丁某活了这么些年,还从未见过有魏先生这般赚钱的生意,这次真是开眼了。” 金银的实价远高于铜钱,购买力也比铜钱强,四百八十一根寸银的零头,对丁肃而言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现在就是把他全家翻个底朝天,也不会比这里多多少。 正值二人说话之际,萧儿突然推门而入: “魏大哥,朱夏大哥从陔陵来了,说是急事找大哥。” “朱夏!”百里燕诧异:“他人呢?” “朱某在此。” 朱夏应了一声,从门外探进身来。 “朱管事,何事如此紧急,竟要劳烦朱管事亲赴一趟。”百里燕忙问道,示意萧儿去门外守着。 “出事了,出大事了。” 朱夏说的唐突,百里燕一头雾水。 “朱管事,你慢慢说,倒底何事如此惊慌失措,赵将军可有来信。” “有,有。” 朱夏从怀中掏出赵逊亲笔书信,紧接着嘴里蹦出一句话愣是让百里燕再吃一惊: “孙国镇东大将军姚鹏被杀,十万大军哗变,彭源、万川两郡已经失守。” “……!”百里燕脑中嗡的一声炸开响雷,愣怔在那半晌未语,竟不知说什么。待等片刻缓过神来,他忙又问:“十万大军哗变,彭源、万川郡丢了,这怎可能。是长孙国宣的战,还是志国?” “嗨,都不是。是上月长孙国乱民四起,孙国派军镇压未果,反激起民变。乱民攻下了郡府打开了粮仓、军库,声势迅速壮大,随后孙国镇东军哗变,一路势如破竹攻下彭源郡,十日之前又夺下万川郡,此时怕是已经打下了下关郡。” “这怎可能,十万大军啊,怎可能哗变。”丁肃不禁也吃了一惊。他曾是军需令,自然知道军队岂是杀一个主将就能把十万大军拉走的。 这时朱夏又道: “据传言,孙国民变起事者自称拜天为君父,要诛天下暴君,还太平盛世于天下万民。” “扯淡!” 百里燕啐骂道,丁肃、朱夏二人却不知“扯淡”一词为何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