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 转折(5) (第2/2页)
然别想通过。我速领五万人马北上西郡,扑灭咸军收拢残部,以稳大局。” 所谓“欲取欲还”是时下一种较为独特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的“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颇为相似。 总而言之一句话,将所有敌人已经知道和掌握的信息,伪装成另一种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模糊信息。 既真相的内容,远比所看到的复杂表象更为简单,是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的结果,但是却要伪装成让你看不清楚的新信息,想要知道这些新信息的内容,就必须投入以诸如时间、人力等资源解开真相。 而发现真相仅仅是已经知道的结果,这个过程就类似于将对方已经取得的信息,再次明白无误的告诉对方一次,故而名曰“欲取欲还”。 但实际情况下,对手既没有因为既有的信息得到好处,也没有因为解开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好处,反而失去了宝贵的军事资源,诸如时间,人力调动的体力,消耗的军事物资等等,给其他人争取了战略主动权。 因此“欲取欲还”,最终的奥义是对手想得到的东西,最终是得到了,却失去了更多。 叛将黄濮、关渎二人率军围困添城,神通若是马不停蹄撤兵来救,二人粮草大抵能坚持到神通从永兴河赶到,眼下却浪费了三天时间,这就意味着黄濮、关渎二将不能支撑到神通赶到。 于是在添城被围后的第四天,神通抵达添城的三天前,二将营中仅剩一日粮草,遂令各营派遣兵士割稻,后被宋平所率六千骑兵杀得人仰马翻。 与此同时赵逊遣大都督何猛、关普、肖晨、司空南,率军十万,用十万马匹、驴子,将十万步军强运至合城,赶在神通抵达添城前一日,强攻合城以北叛军营垒,猛攻两日破之。 消息于当夜传到鼎炀城外雷霆大营,雷霆闻讯大惊失色: “汝再说一遍!” “十万咸军披戴梁军甲械,于前日突然杀到营寨,根本不计伤亡,猛攻两日,破我大营,秦、俞等将军损失惨重,败退途中又遭咸军尾随,险些全军覆没呀。此时正在退往鼎炀途中,还望天王速速接应。” 雷霆眼前几乎拉黑,气急之下一个踉跄险些栽倒,索性被秦翰一手扶住: “天王,咸军突然北上,定是永兴河情势巨变,当速思退兵之策呀!” “退兵!眼看北海郡就要断粮,此时退兵,数月之功岂不付诸东流。”拒绝秦翰退兵提议,雷霆将其推开一边令道:“来人,传令郭士腾,速点两万人马前去接应秦、俞诸将。” “诺!” 秦翰只觉得雷霆丧失了理智,壮胆说道: “天王,形势巨变,我军在北海已无优势可言,此时若不退兵,便要陷入腹背受敌。” “秦财东都知道腹背受敌,本天王岂能不知。”雷霆咆哮着。 “那天王的意思是……” “咸军北上,鼎炀城守军岂能知晓。” “嘶……天王莫非是想……” “不错,天色一黑,掩人耳目瞒过鼎炀守军,即刻上路。” “这万一广信军从背后出兵,突袭我军大营,我军岂不陷入绝境。” “谁说本天王要去突袭咸军。咸军一连攻杀合城我军营塞两日,已是精疲力竭。我军此时去攻他,非但咸军骑马南撤,将我军拖入疲惫之中,广信必从背后来攻我鼎炀城外大营。 本天王反其道而行之,趁攻打合城营塞咸军疲惫之际,佯装前去攻杀,实则将广信守军诱出,前去劫杀前来劫营的广信兵马,扫除后顾之忧,再与咸军做较量。” “这,罗松亭可不是等闲之辈,倘若料到天王所想,定是早与驰援咸军暗中通信,届时也反其道而行之,咸军不顾伤亡直取我鼎炀城外大营,城内咸军到时再杀出来,这可是大败呀。” “呵哈哈……” 雷霆一阵狂笑,令秦翰着实吃惊: “天王何故发笑啊!” “本天王笑你秦财东蠢!” 秦翰脸色一黑难看到底,瘪着嘴什么都没说。雷霆这时又道: “合城至鼎炀步军要走三天,骑马要两日,鼎炀到广信步行只需两日,咸军刚刚攻下合城北塞,倘若不顾疲惫之师,强袭我大营,定是要骑马而来,本天王为何不可在他必经之路半路设伏绊他战马,层层阻击拖延两日。 咸军若与广信联手,广信军此刻必然已经在路上,本天王此时率军而去,明日便能遭遇,将其歼灭后再度回到此处,他咸军能奈我何。” “这……”秦翰无话可说,因为理论上是行得通的。 咸军以两倍十万兵力,不惜代价攻打合城以北的五万黑巾军营塞,伤亡同样惨重,短期内能够投入作战的兵力不会超过六七万。鼎炀城外黑巾军只要比咸军多两天时间,理论上收拾完了前来偷袭的广信军,再回到鼎炀城外大营,不计晋军和咸军的马匹,黑巾军与咸军在北海郡的账面兵力依然势均力敌。 相反,西郡危机平息之后,神通、圣焱再度率军返回永兴河,被动的反而是咸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