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4章 新开局 (第2/2页)
国接壤,志国煤炭出口控制极严,只有卫国愿意大量出口,但也不是没有前提的。 志国煤炭出口虽然管制严厉,但至少兵器交易的结算较为灵活,可以用贵金属交易,或者牲口、皮革、油脂、铁质农具、棉花、草药等。 而卫国不,咸国出售的兵器,最终得到的既不是金银,也不是紧缺物资,是歧国、燕国向卫国进贡的普通中下等丝织品、陶器、木材,甚至是用人口,而且还是压库压了七八年的陈年丝绸,但却要以市价强卖。 这些商品无不是咸国能生产,而且质量更好的商品,当然,你可以选择不买,但他也可以不卖煤炭给你。 现在既要增加供应量,还要咸国降价,彻头彻尾的是在讹诈,而卫国打着南下御敌的政治旗号,你还不能不给。 左右掂量利害关系,百里燕思酿再三决定先忍他一阵: “卫国的煤炭需经燕国、梁国、长孙国水师护航方能抵达东原郡,一路上长孙国所收过路税最高,倘若降价出售给势必亏本,而且各诸侯国都如此效法,我国岂不成了亏本赚吆喝。价格绝不能降,即便降价,也不能便宜了他们。” “若是卫国不允呢?” “大王莫忧,卫国会同意的。” “何意?” “让卫国将枭民军家小送我咸国,同时再准我征募五万枭民军,以此补偿降价损失。若不照办,此后中止兵器交易。” “卫国怕是不会同意吧。” “若是将供应量翻两倍,他就会同意。” “两倍!”咸王大惊:“魏卿啊,会否影响与他国交易?” “臣正要向大王禀报此事。永兴河西岸纳入我军防线后,过去一年东岸大兴土木,新建水车、风车数以百计,大口炼炉数十座,永兴城工坊在砡工派大师相助之下产量大增。 眼下正在扩充招募学工,等到今年夏收,产量将比去年增加三倍。未来四至五年之内,有望令我军尽数装备钢制兵刃,如若只算二十余万戍兵,三年之内可以完成。因此即便现在出售更多兵器,至多迟缓我军装备速度,无法扭转已经形成的优势。” “那魏卿又何必将卫国百姓移入寡人的咸国?” “大王,民乃国之本,卫国虽与我国在陆路不接壤,但将来早晚要翻脸,一旦翻脸,这些在我咸国的枭民军及其家小所生民力,将为我咸国所驱使。倒是不如趁两国关系尚好,多从卫国圈些人来,将来万一翻脸,也不至于我咸国吃亏。” 最近已有风声在议论孙国亡国的可能,事实上黑巾军已经从南翼对孙国完成了迂回,攻打孙国心脏地带只剩下时间问题。如果孙国亡国,或是将来复国,都无法避免被卫国、徐国、梁国、燕国、长孙国、志国,甚至咸国瓜分的下场,届时会是什么局面都能难说。 一旦卫国参与瓜分孙国的平叛战争,介入中原战场,战后各国第一个矛头指向的必然是卫国,甚至晋国也要和稀泥,转移焦点,出兵参战。 眼下卫国是唯一没有卷入黑巾叛乱的大国,如果南下作战卫国仍没有伤筋动骨,可想而知日后中原各诸侯国会怎么想。 “大王,军械司产量增加后,成本将有所下降。短期内或许吃些亏,但长期而言五年、十年后,民力可为我国所驱使。” “那好,寡人明日令荀牧前去与卫国使者商议此事,从速办理。” “此外臣还有一事禀报。” “可是……那叫什么来着。”咸王努力思考着,突然脱口而出:“飞球,寡人听说魏卿造出飞球,可是此事?” “大王说的是热气球,不过尚未成熟,仍需测试。臣要说之事,是军械司两月前造出四轮辎重车,经过两月试用改进,已可大量生产。若能大量装备辎重营,可大大减少民力使用,以腾出更多的民力用于耕作积粮。” “此车有何过人之处?” “此车可载重粮草十五石,一个马夫两匹挽马或驮马便可牵拉,比两轮马车载货翻了两倍还多。同时可随军而行,空车载人或是装运伤卒货物,亦可用于阻挡骑兵。” 砡工派和军器监工匠合力攻关,终将四轮马车付诸于现实,载重量达到了十五石,极限可以装载十七石左右,大大解放后勤所需人力。得益于去年马匹繁育,得大量马驹,一两年后大批裁汰下等马可达用用于牵拉四轮马车。 日后技术进一步发展,金属轴与轴承出现,四轮马车的载重还能进一步提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