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7章 机遇与挑战 (第2/2页)
。” “殿下有所不知,御速令乃强征各诸侯国良将,由不得各诸侯国不从,否则后果极为严重。” “笑话,本国的将领难不成还要听从御客的使唤,这是何道理。” “殿下,御客既发御速令,定是战事极为吃紧,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眼下中原大乱,各诸侯国无法抽兵南下御敌,御客发出御速令乃必然之举,只是未曾想来的竟然如此之快。” “如此说,魏贤此番是凶多吉少了?” “但凡南征死难者十之七八,即便没有战死,一多半都是死于暴毙。” “御客能向咸军强征,会否也征我晋国良将。” “定会,但暂时还不知会征几人。咸国国小良将屈指可数,而各诸侯国如志国、卫国良将甚多,我晋国自韩合以下堪称良将者不下十人,若是尽抽,恐伤及我国肱骨。” “那依季将军之见,我晋国良将何人?” “老将韩合,城府司马王硕,镇西大将军王彦飞,大都督刘晃、秦克、孔简、林祁等人皆为我国良将。末将以为,韩合年迈,多半不会令韩合挂帅,能挂帅者王硕或是王彦飞。但王硕乃太子国丈,故而能挂帅者唯王彦飞。” “不是说只征良将,不发兵吗,为何还要挂帅?” “殿下,不是不发兵,而是早晚要发兵。眼下黑巾军转入守势,并非不能战,而是在等着千岳山战事不利,各诸侯国抽兵南下。故而我晋国出兵南下,也是早晚之事。” “如此一来,咸军岂更不会西进。” “正是,不过殿下仍有必要回国探望大王,以巩固太子地位,利用中原局势暂缓,南境吃紧的机会,尽快调离相国陈方石,防止发生不测事态。” “会有如此严重?”西寰不以为然 “实不相瞒殿下,当今中原局势乃梁朝创立六百余年来最坏之时,南蛮金雪狄此时北上侵我中原,其心之险恶意在灭我诸侯。故而定然不会止于八十万大军,晋国作为宋国邻邦,宋国若有失,晋国将无力南顾,因此当做最坏打算。” “季将军此言未免危言耸听了吧。” “殿下,南蛮金雪狄乃虎狼之邦,战力远在我中原诸强之上,决不可掉以轻心。” “那季将军有何良策?” “御客半年多来接连弃守数地,末将以为,南境战事将在一年之内全线恶化,不会太久了。应尽早备战,以防不测。尤其当在晋国各地推行咸国新式耕作法,效法咸军集中屯田,以蓄军资。” “所以季将军才要本宫回国是吗?” “正是。” “罢了,反正酷暑将至,本宫正好回国避暑。” “那末将即刻准备殿下回国事宜。” 南征的消息在陔陵城内迅速发酵,当天夜里,三辆马车敲开了永兴城东门,缓缓驶入城东,停稳在治所衙门,姜蓉挺着肚子走下第一辆马车,一番通报过后,蒋杰匆忙出府,见姜蓉便是行了一礼: “蒋杰见过大夫人。” “免礼吧,大人呢?” “还在工坊忙于公务。” “去,把大人请回来。” “诺!” 此时百里燕整与上官钊、齐墨父子勘验新式兵器钢槊。 槊是一中刃身扁平较为窄长的兵器,不同于长枪菱形枪头,长刃枪较宽的枪头,槊是专门以刺透人体为目的的终极兵器。 其较为扁平的刃体,提供了极高的穿刺破甲威力,无论是步兵用槊,还是马上用槊,钢制槊的破甲率远高于枪。 槊的制造难度较高,保证硬度的同时,必须有足够的韧性,使之不被折断,因此青铜槊刃身较短,普通材质铁槊容易折断,新制的钢槊刃体狭长扁平,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其强度要比咸军所使用的横刀更为优良。 “上官大师,此槊何时可以开始生产?” “回大人,两月之后可以生产。” “为何要这么久?” “以当下产力,需优先交付各国订购兵器,两月后生产还是快的。” “既如此,优先完成各国所订购之兵器,暂时就不用投入生产了。” “诺。” “此外,朱明大师在各地探寻矿脉可有什么消息,这都两年过去了,连一座煤矿都未探出,这未免太说不过去了吧。” “呃……” 上官钊脸色尴尬,此时大师齐墨说道: “魏大人,虽未发现煤矿,却是找到了两处铁矿,一处铅矿和锡矿,还有石英、矾土、硝等。” “但光有金属,没有煤炭终究不是办法。不过这也怪不得诸位,矿藏之事深埋于地下,仅以当下手段,实难被rou眼所发现。” 话音刚落,百里燕猛一回神: “齐墨大师说,有矾土!” “是,有矾土。” “在何处?” “在蚌福玉矿附近。” “太好了!” 齐墨不解忙问道: “大人何意?” “立即给朱明大师去信,围绕蚌福玉矿寻找矾土,收集矿石。待本将得胜而回,大有用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