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8章 调兵遣将 (第2/2页)
缘利益诉求,没有根本的政治利益冲突,让宋、徐两军合兵战力只会更强,有利于降低伤亡,达成战术目标。 而且徐国眼下在千岳山兵力只有五万人,在天南关的兵力稀少,宋、徐联兵出击,实则是宋军为主。 若让晋国与宋国联兵出击,宋国势必沦为晋军附庸,战力非但不能发挥,还可能削弱,而徐国就只能与卫国十万弱兵合力,如此既不能增强战力,同时很可能无法完成战术部署。 晋国与卫国一个在东海,一个位于西海,算是未来的两强,因歧国驻兵一事两国多有摩擦,但还没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让他两国联兵,几乎不用指望物尽其用,但也不会拖沓联军后退,王彦飞与沈毕势必各有保留。 尤其是沈毕麾下十万杂兵战力羸弱,王彦飞是出名的凶残无道,他二人合兵之后,王彦飞担心的是沈毕可能抵挡不住坑害晋军,而沈毕则担心王彦飞此人阴狠,令卫军前去送死,因此他二人各有牵绊相互提防,反而不至于战力削弱,还可能增强。 御帅面前,各诸侯国多少还是得卖各给面子,没人想在战后莫名其妙就丢了性命死了儿子,还不至于干出置联军于不顾,不声不响的拔腿就跑。 因此此番出关的顺序是志军、御客打头阵,待陷入阵中之际,宋、徐两军骑兵强袭蛮军左翼,将其击溃,稳住先发军团背后,此时晋军、卫军最后出击,攻击蛮军迂回右翼。 晋、卫两郡战力不及宋、徐联兵,蛮军辨明情况之后,势必将主攻矛头指向晋、卫联军,以谋求从右翼突破。此时御客、志军已经攻杀多时,迅速撤入城中,而后晋、卫联军紧随撤入,宋、徐骑兵最后撤退,还能反杀尾随晋、卫追杀的蛮军。 曹驰正如此安排,既恰到好处调合了各诸侯国之间既有的政治利益冲突,同时将各军长处发挥至极。而志军与御客同时杀入阵中,又是强强联合,左翼又得宋、徐骑兵加持,胜算极大,志军不会损失过大。 现在志、宋、徐三国都不反对,咸国兵马未到,百里燕不表态,就是默认了部署。剩下卫国、晋国,除非不出兵,不出兵的后果王彦飞、沈毕是很清楚的。 “诸位,可还有异议。” 曹驰正沉声问道,目色左右扫过众人,施压意味浓重。话音落下片刻,见诸将再无反对,曹驰正继续说道: “既如此,我御客出关骑兵三万,志军步军一万。宋军骑兵三万,徐军骑兵五千。晋军骑兵一万,卫国骑兵一万,步军一万。各军即刻调兵遣将,务必于申时二刻南门就位,依号令行事,诸位可都清楚。” “我等谨遵御帅将令!” 诸将异口同声,曹驰正随即与各军约定战术暗号,各军届时以军旗号角为令,协调进退。少时诸将散去,临了曹驰正单独留下百里燕问话: “魏将军,今早本帅见你手中持一铜棒,窥望已久,不知是何物啊?” “回御帅,此乃我咸国新制远目镜,可观远处风物如若近观,极为便利。” 言毕,百里燕掏出随身望远镜,拉长之后递给曹驰正交其使用。 “此物果然神妙,乃是水晶所制吧。” “正是,魏某此番南下携带有六十余支用以出售,筹措军资。” 百里燕语带深意,曹驰正心领神会。这么好的东西,多半不可能是免费的,更何况是昂贵水晶所制。想到这里,曹驰正问道: “不知此镜作价几何?” “五百寸银。” 百里燕毫无羞耻说道,曹驰正却是眉头也没皱一下,反应出乎意料。 “得此远目镜洞敌如观火,五百寸银倒也值得,若能广为联军所用,战力必能大增。魏将军可否卖予本帅二十支。” 曹驰正张嘴就是二十支望远镜,百里燕愣也是意外: “御帅既然开口了,魏某自当奉上。不过御客筹资颇为不易,金银之物也就免了,不知御帅能否拨付些煤炭、草料、粮秣、草料,以供我咸军支用。” “一些粮草煤炭罢了,何足道哉。本帅今夜便让人予魏将军送去。” “谢御帅。” 御客在南境的势力要比宋、徐、卫三国影响力大,且有零星的煤矿开采,和平时期五万常备御军及其家属实行集体屯田制,集中放牧畜牧,在千岳山的经济垄断性强,加上近两年陆续筹措到的粮草,御客在中原地区算不上强势,但在南境却是举足轻重。 眼下储备的战略物资对于三十五万御客大军而言相对充裕,咸军能得到御客的补给,今年的冬天要好过的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