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9 青衣小生 (第2/2页)
刚从内地到香江不到三个月时间。” 众人的脸上闪过丝丝尴尬,在他们的眼中,偷渡到海外的人似乎人品道德方面都存在问题。 团长委婉地道:“赵先生,我们剧团到海外演出是需要上级部门批示的,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想法,最好能打通各方面的关节,毕竟我们做艺术的人,很多事情不方便。” 赵天庆点头道:“我明白老师的意思。听说现在首都在改制,准备把各大剧团推向市场自负盈亏,不知是否属实?” 团长不经意地苦笑一声,旋即正色道:“我们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人民艺术毕竟还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嘛!不能为国家增添负担,自负盈亏是好事情嘛,这一点我们还是有分寸的。” 得,您就打官腔使劲吹吧—— 赵天庆道:“不如这样,我请雇贵团的演员到香江演出,月薪五千块钱,另外再补贴贵团五千块,可以用美元支付,演出费用还可适当分成,期限和工作强度双方协商解决,我可以先行支付一到三年的合约金,如何?” 吱—— 老师傅们倒吸冷气。 哇—— 小徒弟们低声惊叹。 一万块一个月,还可以用美元支付? 作为剧团台柱子的梅保久一个月工资不过才两百多点,加上各种补贴,也就四百块而已,人家开口就是一万块,还是折算成美元支付! 这年头华夏大地最响亮的经济口号就是出口创汇,只要哪家单位能靠上这个名词,那在业界绝对是岗岗的头牌。 团长眼珠子瞪得大大的,活似长坂坡前须发怒张的黑老二,急切地问道:“你确定?” 赵天庆反问道:“难道老师以为我在开玩笑?” 团长挓挲着手道:“不是不是,兹事体大,我需要向上级汇报,还有,赵先生想要哪些演员?” 赵天庆指着梅保久身旁的唐胜晋道:“这个小伙子不错,就他吧!” …… 晚上,双眼红肿的唐胜晋被团长带到赵天庆下榻的酒店,在确认合约无误,拿到一年的合约金之后,唐胜晋就这样被京剧团卖了。 当唐胜晋被赵天庆手指的时候,犹如闪电劈到了脑袋上,瞬间懵比,团长和几个台柱子在后台休息室争论了近两个小时,最终还是同意天庆的要求。 一来,天庆的条件太诱人。 即便身为国家级京剧团,经费却一直都是十分紧张的,上级又发出文件号召各大剧团自负盈亏,更是令京剧团雪上加霜。如果经费一旦砍掉,京剧团的苦日子可想而知,开源节流的方法不知道想了多少,能够实施的却没有几个,就算实施下去,收效甚微。 团长把几名台柱子请到休息间,指着自己脑袋瓜上的越来越多的白发,发自肺腑地道:“老梅,老荀,现在人心思变,我这人说好听点叫团长,说难听点就是你们的保姆,团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哪里不需要照顾?你们以为部委的经费又是那么好拿的?天天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到现在上面还欠着三个月工资,眼瞅着过年了,在上级那里排队要钱的都快排到了白洋淀,难道你们真准备让大伙都到我家过年……” 一番话说得梅保久等人尴尬不已,既要保住气节,又要面对现实,确实很难—— 团长保证道:“我等会就出门打听下赵天庆的来路,保证不会让孩子受罪。香江那边也有我的朋友,绝对知根知底的人物,保证查他个底朝天,要是人品确实有问题,咱们大不了就当个笑话罢了嘛!” 既然团长都这么说了,梅保久等人也只能皱着眉头认了。 万恶的资本主义啊! 恰巧,团长在香江的老朋友就是金墉,结果可想而知—— 二来,根本无需请示上级。 因为唐胜晋是京剧团不在册职工,直白的说,就是临时工。 在这个时期,唐胜晋是梅派诸多徒弟中还没有崭露头角的一员,只是跟随师傅到各地演出,专门为师傅服务而已,工资是没有的。 所以,唐胜晋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梅保久的手中,只要梅保久点头,团长就能做主和天庆谈判。 有了金墉的肯定,所有人的担心都一扫而空,唯有唐胜晋以为师傅是要把自己扫地出门,禁不住哭出声来,惹得梅保久也是眼睛红红的,宽慰徒弟道:“小晋,要是在香江受了委屈就给师傅打电话,师傅立马把你接回来。” 团长听了差点跳起来,“老梅,不带这么安慰孩子的啊,咱们要和天庆签约,违约可是要赔一大笔钱的!” 梅保久瞪他一眼,想要说钱钱钱,你们就知道钱!但他也知道团长的难处,长叹一声,拍拍唐胜晋的肩膀,劝慰几句,这才止住唐胜晋的哭声。 团长陪着笑脸道:“小晋学的是青衣,能把梅派青衣在香江发扬光大,就是你最大的功劳。你放心,祖国和人民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你也肩负我们全团人的希望啊,小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