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镇北将军府 (第2/2页)
年基业,威名闻于天下。 如先祖之才,在混迹江湖时,也只是小有名气而已,正是加入军队,随禹文公征战四方,才有今日之高家。 你说,你若只是一个江湖人,于国于家何用?还不如战场上一个杀满清鞑子的小兵。” 高璟还没有说话,身后去却想起了一个弱弱的声音,“谁说江湖人就不如小兵的,血衣楼专杀满清潜入我大禹的暗探,光是今年就杀了不下百人,岂不是比战场上杀敌数百强?怎么就比不上一个小兵了?” 高璟的身后还站着三个男子,中间是一个26岁的男子,高璟的大哥,大禹镇北军偏将高平,长得高高壮壮的,即使在家里也是一身铠甲。 两边的少年脸色都相当稚嫩,左边的是高璟的三弟高跃,16岁。 右边的是四弟高闻,生的高大威猛,比他的三个哥哥还高,才14岁就有180了,估计成年不会低于两米。 刚这话,只能是大大咧咧的高闻说的,在父亲盛怒之下,还敢说这样的话,显然是替血衣楼鸣不平。 高璟听到四弟提起血衣楼,眼睛闪过一丝奇怪的光芒。 高振武瞪了一眼小儿子,不过却没有被反驳后的暴怒。 四子高闻,年虽14,力大无穷,正是战场悍将,这才是他高家的种,不像眼前这个一心江湖的。 “可不是每个人都是血衣楼,江湖上多少人,血衣楼却只有一个!” 说着,高振武突然转移话题到:“算了,不说这个了,今天找你们过来是说正事的。 自去年北方阳、申两国被满清所灭,天下已经开始进入乱世了,今日廷议,王上派我前往辽州坐镇,明天就要出发了,这一去还不知道多久,家里我都交代好了;只是和你们再嘱托一番。 平儿,你今年才26岁,已经在镇北军中任偏将一职,修为更是突破至地煞境2层,在禹国同龄人中算是优秀了,只是你为人古板稳重,是个好战场将军,却难当朝堂臣子,日后当注意。” 铠甲男子高平闷声回到:“是。” 高振武摇了摇头,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又对左边的三儿子高跃说道:“跃儿,我高家是武将世家,但你学文为父从来都是同意的,但是你要谨记修为不可放下,现在是乱世,乱世重武,唯武能护己身,唯武能平天下。” 高跃行了一礼,躬身说是。 眼睛移到做右边的高闻身上,看着这个年纪最小,个头却比她三个兄弟还高出一小节的小儿子身上,高振武嘴角忍不住一笑:“闻儿,你力大无穷,修行天赋更是冠绝大禹,年纪轻轻就到了人极境8层,同龄人是拍马难及。 但是须知一人力短,众人力长的道理,像为父这样的地煞境圆满的武者,能杀透千人军阵已是极限,若是万人,也是会被围杀的,你不要只知道修炼,要多看点兵书。” 高闻低头,看着父亲认真道:“爹,出谋划策,调兵遣将,有你和大哥就够了,我负责当前锋,杀敌开路即可。” 高振武苦笑,高家这一辈的四个小子,天赋是一个比一个优秀,但这性格也是一个比一个犟。 长子高平从小在战场长大,性格木讷,两杆子打不出一个屁。 三子身在武将世家却非要去学文,四子修炼天资绝世,却不喜读书,只爱武艺,是个十足莽夫。 唯有二子,遇事冷静、聪明过人,修为14岁时就是人极7层了,可称文武全才,却只喜欢混迹江湖,无心朝堂、军队,可惜! 高振武的目光再次定在站在前面的高璟身上,语气坚定,语调铿锵道:“璟儿,现在正值禹国动荡之际,身为高家男儿绝不可置身事外,希望你不要恨我,我再给你半个月考虑。 平儿,明天我就要出发辽州稳定局面,你在中都置办粮草辎重,半个月后才能出发,出发前带上起儿。若他不愿...就把他的那对双胞胎丫鬟赶出高府。” 说着,不看四人反应,起身走出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