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开秤收药喽 (第2/2页)
看大门入口两侧的公示栏。” 药材收购点的大门很宽大,能供大货车轻松进出的那种。在大门两侧,竖立着两块大大的公示牌,上面有将要收购药材的品种,价格等等,字体还比加大,很是醒目。 有一些人已经注意到这些公示内容,但更多人被唐健凯刚才的讲话,尤其是这两箱百元大钞吸引,暂时没有注意到公示牌上面的内容。 这么一提醒,很多人转过身,或是侧过头去,看着上面的药材品种,以及收购价格。 有一些位置靠后的人,伸长脖子,惦着脚尖张望着,实在看不清上面的内容,他们就会扯一扯前面的人,轻声的问一问药材的价格。 “哇,我没有看错吧。” “是啊,这个收购价格很喜人啊!” “不愧是神农堂药业公司,人家根本没有想压价,想占我们的便宜。” “.……..” 整个想出,透着一股nongnong的振奋之色。 估计大家没有想道,神农堂药业公司给出的价格会这么喜。以前也有药材收购商收购山民们手中的药材,但一般给出的价格很低,基本只有市场价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能达到市场价一半的都没有。 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呢,给出的收购价格已经达到了市场价格的六、七成,这已经非常不错。 为什么没有百分之百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呢,而是低于市场价格,主要是还有考虑其他的成本。 如药材收购的人力成本,将药材从交通不便的小河乡运出去的运输成本,还有给小河乡的提留等等。 按市场价格的六、七成,在加上这些成本,药材到了南江市的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基本也快接近市场价格。 但这些都是野生药材,质量上乘,能以稍低于市场价格大量的收购,对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来说,绝对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比从药材市场上直接采购要划算得多,药材的质量也有保证。 小河乡方面呢,他们对这个价格有一点激动。 以前都只有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根本卖不出好价钱,现在的收购价,相比以前的那些药材收购商,高了一倍还不止。 刘盛走到唐健凯的面前,非常真诚的道:“唐总,我代表小河乡全体父老乡亲感谢你。” 唐健凯谦虚的道:“不,不,要感谢的话,那就谢一谢我们老板,这一切全是我们老板的决定。” 他的老板,就是张驰。 刘盛道:“一定,一定,张总是我们小河乡的大恩人。” 两人客气几句,药材收购点正式开秤收药。两名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叮嘱大家注意排队秩序,小河乡的几名工作人员也一起帮忙,虽然人比较多,但大家的队形一点都没有乱。 排在第一个的是一位花白头发的老汉,他家就住在附近,农闲的时候经常上山挖一些药材,听闻今天开始收药,他第一个到这里,挑来了满满两编织袋的药材。 他将编织袋打开,将里面的药材按品种拿出来,放在前面那台大电子秤上面。 有独活,有忍冬藤,还有丹参等,好几种药材,品质都非常不错,负责药材收购的工作人员查看了药材品质之后,满意的点一点头。 药材过称,计算价钱,结算…… 基本上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名老汉很快就拿到了一叠崭新的钞票,一共三千六百多元。 拿着这么一叠钱,他的眼睛湿润了,嘴里喃喃的说着一些什么,估计是一些感谢的话,他对着药材收购点的工作人员,深深的鞠躬,以此表示感谢。 看到这一幕,刘盛的眼睛也湿润了。 山民们不容易,太苦了,一年下来也没有见过几个钱,现在终于拨开云雾见日月,能将手中积攒的一些药材变成现金。 一共两台大电子秤,十数名工作人员,分工明确。 有人负责过秤,有人负责检查检验药材质量,有人记账,有人负责结算,也有人负责将收购好的药材运进仓库里面。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看着不少的山民,高高兴兴的拿到了钱,少则数百,多则数千,甚至有个别人用手扶拖拉机拉来了好几麻袋的药材,换到上万块钱。 有人拿到钱之后,心中难掩喜色,在一旁,哆哆嗦嗦的,有用一点颤抖的手,再次数了一遍到手的钞票。 数目没有错之后,小心翼翼的,将这些钱放进最贴身的口袋。放好之后,还不放心的在口袋外面按了按。 …….. 小区停电,刚来的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