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喜事(二合一) (第1/2页)
小暑将尽,天气愈加炎热起来。晴天倒还好些,最苦莫过于雨天,那水汽和着热气齐齐涌来,真真是上蒸下煮,简直能把人给烤熟了。 这样的时日,冰块总是用得格外地快,加之三公主又正是屁屁上三把火的年纪,越发禁不得热,每日定例的那些冰也未必够使,红药三不五时地便要带人去外皇城催领些回来。 这一日,三公主歇午起榻,红药服侍她念了会书,因见那冰鉴里又只剩了一层浮冰,根本支撑不到晚上,便叫上几个小太监出了门。 才转过狭长的夹道,迎头便见对面走来两个宫女,皆穿着六局服色,其中一人还是熟人,却是红袖。 “哎呀,顾典事,真是巧得很,我正要找你呢,可巧半路就遇见了。”一见红药,红袖立时笑吟吟地迎上前来,屈身行礼问好。 红药向来对她存了些警惕,侧身只受了她半礼,面上堆起一个甜洽洽的笑:“红袖jiejie好,咱们好久没见了。” 一面说着话,一面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对方,心下生出几分骇异。 红袖瘦得厉害。 不是那种抽条长个儿的瘦,而是一种点灯熬油似地瘦,原先丰丽恬和的面庞,此时却现出了骨相,两腮微凹、眼窝深陷,皮rou紧绷在骨头上,虽还未到形销骨立的地步,却也有些脱形了。 她这是怎么了?如何瘦成了这样? 红药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两年前的这个时节,她在烟波桥上发呆,红袖办差归来,曾与她闲话过两句。 彼时的红袖,神完气足、内蕴灵秀,那一头乌黑的头发光泽柔润,自有一股知书识礼的气度,而更要紧的是,她看向红药的眼神中,有着一股研判品评的意味,居高临下,如同主人拣择手中的物件儿。 这种眼神,红药前世今生曾见过无数次。 在这皇城之中,唯有那些有背景、有靠山、底气十足的婢仆,才会以这样的眼神看人。 而对这样的人,红药素来是敬而远之的。 此等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站在她们背后的人。 是故,她从不与红袖接近,在她面前连话都不肯多说,以免平白招惹上什么是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而此刻的红袖,却与红药记忆中那个神采飞扬的少女,大相径庭。 “呀,红药meimei如何这样看着我?我是不是吓着你了?”似是知晓自己形容憔悴,红袖抬手摸了摸脸,笑容中有着一丝合宜的无奈: “唉,最近我总是没什么胃口,晚上又常走困,姑姑说我这是苦夏,还赏了我两副药吃,却也没见好。所幸也就是瘦些,旁的却没什么。” 她轻言细语,一行一止如往常般亲切和善,言辞亦是滴水不漏。 “这话说的是。天气确实是太热了,我胃口也不大好呢,晚上也总是要热醒几回。”红药含笑应和着她,笑容依旧甜美,却丝毫不显亲近。 对于红药若有若无的疏离,红袖似是毫无所觉,犹自叹道:“是啊,这天儿真是太热的。我记得从前咱们在尚寝局的时候,夏天也没这般热法。今年也不知怎么了。” 红药点头道:“嗳,这话说的是。” 随口敷衍一句,立时转入正题:“不知jiejie寻我何事?” 她可没功夫与这一位打哑谜。 红袖闻言,“哎呀”了一声,拍手道:“净与你说些闲话,却忘了正事儿。” 说话间,她便从旁边小宫人的褡裢里取出一本簿子,陪笑道: “再过两天,三殿下便要去定国公府贺寿,原定了肩舆一抬、八伞、八扇、十二羽,再帐幔若干。昨儿太后娘娘忽然说了,要多多加派些仪仗,姑姑便叫我来与顾典事说一声。” 她将薄册翻开,指点其上几处道:“顾典事瞧,都记在这上头呢,您请过目。” 一旦论及正事,她立时换了称呼,规矩上也是一丝不苟。 红药早便知晓此事,伸手接过簿子看了片刻,点头道:“数目都是对的,公函拿来与我画押罢。” 这事她完全做得了主。 事实上,增派人手的要求,便是她提出来的,而出某种因由,太后娘娘问也没问,便自准了,因此,红药此举并非逾越。 红袖忙将一式两份公函取出来,红药仔细瞧了,见果然正确无误,便命小宫人取过早就备好的笔墨,在公函上签写了自个儿的名字。 如今,她再也不必装不识字画圈圈了,真是可喜可贺。 见红药一脸地淡定自若,签写公函如若寻常,红袖心中多少有些不自在。 曾几何时,红药、红杏并芳月姐妹,不过是任由红袖挑选的棋子,甚至她还一度掌握着她们的命运。 而眼下,人皆登高,唯有她还停留在原处,周遭无一人相助,脚下还有万丈深渊。 人和人的命,怎生就如此不同呢? 一时间,她直是万般滋味在心头,艳羡、落寞、怨怼、不甘,诸种情绪堆叠,却也只能强擎出笑来,与红药作别。 看着那个在烈阳下渐行渐远、瘦到脱形的背影,红药的思绪只停留了两息,便即丢开。 举凡她不懂之人、之事,她通常都不会为难自己。 为难了也没用,不如省些心思做当做之事。 说起来,红药最近心情甚好。 经过数月的“苦教苦学”,她的识字大计已有所成:她终于可以明目张胆地看闲书了。 这漫长的宫中岁月,亦就此有了些意味,不再如往常那般乏味,这怎不令人欢喜? 当然了,比之徐玠手中的话本子,哕鸾宫那几部闲书,委实不大够瞧,红药半个月前就开始看第二轮了。 而看到第三轮时,她实是腻味得不行,只能硬着头皮拣起《中庸》、《大学》,胡乱啃上两页,聊以充“饥”。 红梅便笑话她是“字痴”。 这是比照着红杏“诗婢”的名号而来的。 红药自是不敢认,红梅也知这话大不敬,不过私下说说罢了,明面儿上,还是必须称人家一声昭仪娘娘。 这个夏天,皇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