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禁之八荒_第四十九章 殿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殿试 (第2/3页)


    宫门口,秦渊也刚刚好到,他望见沈易,双手作揖:“恭喜沈公子在乡试中夺得头筹!小生佩服佩服!”

    沈易也是很有礼貌地回答道:“秦公子才高八斗,沈易常常感望尘莫及,此次高中实属侥幸侥幸!”

    两个人又说有笑地进了宫门,来到皇宫的中央与所有考生一般等待着楚王的召见,在皇宫的角落一位身着黄衣的年轻人,连连锤了锤自己的手:“这满月楼也有靠不住的时候!这么点小事也办不好”

    在楚国永恒宫的大殿之上,王公大臣和楚王也是很早便来到朝堂,今天是为楚国选拔栋梁的日子,任何人都不敢疏忽大意。

    楚王屈谨也将自己准备好的题目握在手中,只听宫中太监高声呼喊,吉时到,开崇文门,只听“吱嘎”一声位于皇宫中央的鎏金镶钉铁门应声打开。

    入围的九十九位考生,在大学士的带领下,快步通过崇文门到达永恒宫。

    待考生入座,百官就位,行完君臣之礼后,楚王面向众位考生面露喜色:“各位,实乃我楚国的栋梁之才,看见诸位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寡人甚是欢心!必当重用各位,造福荆楚。”

    闻此,众考生纷纷起身转向楚王:“大王英明!”

    永恒宫中间为议朝之地较为宽敞,两侧则为兵甲守卫站岗之处,因殿试各位王公贵族的女子得以在殿试当日特准站于两侧。

    这也是楚国多年来的贯例,主要是方便各位王公纳才为胥,今日来的女子不少,但是左侧仅有三位女子,确切的来说是一个,因为另外两个很明显是仆人打扮。

    细心的沈易观察到了这一点,‘想必是哪位王爷的公主吧!’随后沈易就不多想,认真地听起了楚王的问题:“。。。各位卿家,现在是第一个问题:近年来,边患时常令寡人忧心,尝也不能寐,食佳肴而无味,敢问哪位卿家能为寡人开出良方?”

    沈易听完题目心中暗喜,自己广猎吴氏兵法,对于楚国此处陆中而多边国之地,心中已有能让楚王满意之答案!

    不过,沈易觉得自己不能抢在头,得先让一些脓包给点不称心的答案,方能显现自己的功力。

    一个满脸花白胡子的老头,率先抢答:“小生,南湘范景,拜见陛下!”

    楚王皱了一下眉头,心想:‘刚刚怎么没看见有这么个年纪大的,比我爷爷年纪都还大!’

    随即回应:“爱卿有何高见,速速道来!”

    这范景突然大袖一甩,幅度过大,远观有花旦像:“依小生之见,楚国邻赵、吴、陈、秦、蜀国,而秦、赵均为虎狼之国,故而我楚国储存的兵力充足,经过这么多年楚王的韬光养晦,实力早已超越了其他的几国,所以学生以为应大兴兵役,同时对三国出兵,先下手,统一周边诸国!若陛下信任,老夫愿效犬马。”

    听完这一席吹捧,楚王哈哈大笑:“范爱卿,这把年纪还是不要往马背上跑了,安心回家带带儿孙可好?不过,爱卿精神可嘉,敢问爱卿考了多少年才通过会试?”

    范景听完很是自豪地一捋胡子:“老夫十五岁开始参加科举,今年七十有五!”

    楚王听完立即一脸严肃:“范景听封!”

    “范景在!”

    “我楚国向来崇文,为表你赴考五十载之勤恳,特封你为翰林学士!”

    “范景领命!”范景心里乐开了花,心想自己没有枉费这五十年的努力,最终遇到了明君!

    原本是要答完所有题目,排出名次才进行封赏,楚王这一动作顿时激励了所有人,所有考生踊跃答题。

    但是奈何大相径庭,楚王也未在授官。

    虽已近正午,楚王丝毫没有疲乏之意:“怎么没有人举手了,难道就没有其他答案了么?”

    忽然,楚王朝向李大学士:“学士,听说今年有个十八岁的考生啊,在何处,为何我一直未见!?”

    听到这,沈易觉得机会来了,便离坐走到朝堂中间:“回禀陛下,小生沈易,楚中郡人士!”

    楚王看到沈易,开心地笑了:“果然年轻,怎么大家都发言了,你怎么藏着掖着,是不是也和诸位爱卿的想法一样!?”

    沈易抬起头:“回陛下,小生的想法和诸位的大相路庭,只是诸位观点均得陛下赞赏,故而小生胆怯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

    楚王听完更开心了:“无妨无妨,说来听听!”

    沈易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决定此次能否获得状元的时刻到了,他原本也不紧张,倒是相比不少为官多年的老臣还要稳重:“启禀陛下,楚国占荆楚富庶之地,人丁兴旺,可谓有人有财,但是若直接大兴兵役,势必造成劳动人口减少,钱粮收入也会随之减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是我国同时挑起战端,那么势必每日钱粮开支何止亿万,若是钱粮不足,兵士受饿兵力不强而战死,势必导致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听完这句话原本信心满满打算选几个人才cao兵的楚王脸色大变:“依爱卿只见,寡人如何是好!?”

    看见楚王的表情,沈易深知成功了一半,遂继续作答:“依臣所见,楚国可以行修养身息、远交近攻之策,即先缓慢地囤积粮草,同时加紧练兵,准确地去衡量与他国作战的胜负可能,没有十分的把握万不可cao之过急,对于近处,若是强国,要先拉拢,先灭掉近处的小国,以充实力,对于远处无论大小之国一律拉拢,拉拢不成可使诡策令其互相为战,我等坐收渔利!”

    听沈易说道这,在场的考生都不自觉的拍手叫好:“实乃千年一遇之奇才!”

    楚王先是皱着眉,但是越听越觉得此法甚好,便开心地望着沈易:“爱卿乃状元之才!”

    楚王停顿了一下,仔细打量了沈易一下,只见沈易七尺见高,五官端正、气宇轩昂,心生欢喜,便接着说道:“这第二题,便由沈爱卿先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