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回 冷漠的生母 (第1/1页)
元宵节过后就是三月,春芽已经渐渐发出,春日陡寒,难得有暖阳,太子妃带着小皇孙李聃在花园里玩乐。 李聃穿的圆滚滚的,过了元宵节即是三岁的他已经会说很多话了,也真是蹦跳着好奇心强的时候,一会这儿看看,一会那儿瞧瞧,倒是苦了奶娘mama及丫鬟,跟在他屁股后头,生怕他出个什么差错,一时间整个花园里都是他咯咯的笑声,欢快的场景让太子妃抿嘴笑了起来。 太子妃身畔的大宫女采月却没有闲适的笑意,反倒是面色有些微凝。 她是从太子妃在母家时就伺候在侧的,太子妃虽然是皇后的侄女,但顾家女成为皇后时,就已经暗自默许了‘皇后在一日,顾家绝无子孙入仕’的承诺。 这点缘由还要追溯到如今的皇太后身上。 仙逝的太上皇还是皇帝时,如今的皇太后只是四妃中地位最低的贤妃,那时的正宫宁皇后是其姑姑母宁太后钦点,二人皆出自宁族。 当时的宁族其势力侵蚀朝堂大半,宁太后更是数次直接插手朝政,令先帝的旨意成了朝令夕改的妄语;宁皇后入宫以后更是专权,不但几次三番私下灌了怀有身孕的妃子落胎药,到后来更是连先帝每晚侍寝的人都要先让她选过再送到先帝手里,先帝被如此欺压欺辱,气愤不已,却碍于母子情分以及势单力薄不能对其反抗。 不仅仅如此,皇后的父亲兄长皆在高丽边城守城,前后三次不顾先帝的命令出兵攻打高丽国,高丽国几次三番奉上归属降书,却都被人拦在了边关未能传递到盛京。 直到先帝安插到高丽边城的探子拼着九死一生带着证据回京,先帝大为振奋,派了无比信任的昭阳王将宁氏一族通通带回盛京问罪。 没想到宁族却抵死不归,甚至拒绝昭阳王进城,且站在城楼上当着昭阳王的面将圣旨给烧毁,而后扬长而去。 从此闭城不问事,大有自立为王的架势。 先帝正愁抓不到机会,多年的耻辱让他与宁太后最后的一点情份也消磨殆尽,当即将留守盛京的宁氏族人给通通下了大狱,宁族抄家,宁皇后幽禁冷宫,不得出殿门一步。 宁太后听闻噩耗,当即一头栽倒在地,待醒过来以后身子却每况愈下,终日不见好转,在不久后撒手人寰了。 先帝自掌朝政,先是整顿朝纲,再派了昭阳王摔军攻打宁族占领的城池,一方面又与高丽通信,两方夹击之下,宁皇后的父兄终于缴械投降,尝到了骄傲自溢带来的恶果。 自此以后,先帝便制定了这条规矩,凡是皇后者,不得有外戚干政,更不许其族子弟出仕五品以上,更不许后妃私自与母族通信,一旦发现,必将严惩。 太子妃出身当今皇后的母族,是顾氏一族的嫡出长女,比选做太子妃时,顾父顾母无有高兴,而是深深的叹息,其缘由就是太子妃的性格聪慧,但却是太容易信任人,总以好来对待,这样的性格做普通门户的主母缺陷不算大,就算出错,他们也可时常帮衬。 但作了皇家的媳妇,就大不一样了。 她是皇帝的媳妇,太子的正妻,更是东宫后妃的管理者,以及日后的后宫掌权者,这样一个轻信于人的优点就变成了致命的刀,时刻悬挂在太子妃的头上。 采月正皱眉想着老爷说的话,却听太子妃轻柔的嗓音响起:“meimei怎么来了?” 采月一愣,赶紧抬头去瞧,却发现是侧妃江氏,她心头一凛,眉头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深了,见状行礼:“江良人好。” 这个江良人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可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女人不是什么好人。 抛开江家覆灭,唯独她在皇宫里跪了三日的事迹来看,就是个心思缜密之人。 况且....... 采月眼神一转,看向了远处快步跑过来的李聃,心思略沉。 小皇孙确实是生的玉雪可爱,又活泼讨人喜欢,太子妃对他视若己出也不奇怪,但江氏心思深沉,试问哪有人舍得将自己的骨rou送到别人跟前养?要说她没有歪心眼,采月是万万不会信的,因此处处提防着她。 李聃见到亲娘来了,眼神一亮,飞快地小跑过来,一个猛扑就抱着江月的腿不撒手:“娘亲!” 身后跟来的奶娘丫鬟们见状赶紧跪拜行礼,有些为难:“娘娘,不是奴婢们不尽心,实在是小殿下太活泼了!” 太子妃笑了笑,浑不在意摆手:“罢了,以他现在的模样,你们怎么拘地住他,快去歇歇吧。” 奶娘丫鬟们心知太子妃娘娘是个心宽仁慈、体恤下人的主子,断然不会发怒,听到这话都心头一松快,行礼离开了。 江月面色平静地看了李聃一眼,挣脱开他的怀抱,退后半步略微施礼,带着些许的冷漠:“小殿下,您已经长大了,规矩还是要懂的。” 孩子是最为敏感的,他看到亲娘那无波的脸以及看陌生人一样的眼神,李聃瞬间想起了什么,别过脸去看太子妃的脸色。 太子妃听到了他喊的那一声,目光若有所思,但看到他看向她时,瞬间变得温柔可亲。 他记得,娘亲说过,‘母亲’在时,他是不能叫娘亲的,不然‘母亲’会不高兴,要是她不高兴了,父王就不会去看娘亲,到时候娘亲就会一个人过—— 不,他不要。 似是感受到李聃的目光,太子妃关切温柔地问:“怎么了?” 李聃忍着难受,走到太子妃跟前笑着道:“母亲,我渴了。” 太子妃一愣,笑的柔软,示意一旁的宫人:“小殿下方才跑过,后背肯定有不少汗,初春虽然暖和,但也容易感染风寒,你们带他回侧殿将衣服换了擦上一擦,再给小殿下倒杯蜜露,将准备好的糕点吃食一并送上,只能吃三块,不能多一块。” 最后一句话显然是对李聃说的,李聃听了似模似样地行了个礼:“是,母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