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用我姓氏过门 (第1/1页)
焰灵姬几乎不会流泪,白亦非只见过两次,一次是在新郑提到她的族人,一次便是眼前她握着血剑杀了天泽。 这个性格上直来直去一些粗鲁的江湖女人,哭起来的时候像个孩子。 他轻轻叹息一声,独臂抽回她手中的血剑擦干净,入了鞘。 “埋了他?”他问道。 焰灵姬闭目不言,跪坐在地,泪水止不住地流,许久后她颤抖着娇躯站起身,咬牙哽咽道:“走。” 齿间有一抹疼痛,随着话语传出,消散在荒原上的风中。 白亦非扶着她上了马,然后自己也翻身上马,往前坐了坐,胸膛轻贴着玉人香背,苍白的手扯住衣袖绕过灵腰间为她小心擦了擦泪水。 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天泽已经结霜的尸体,他牵住缰绳骑马不徐不疾地朝齐国行去,嘴上说道:“他不值得你流泪。” 微风已起,微风停滞,萧瑟落索缠绕在女人的青丝间,她轻轻抽搐着,似乎哭的累了。 “回去以后告诉他们不要再唤我焰灵姬了,焰灵姬已经死了。”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闭眼挤出最后一滴泪水,然后强行止住。 白亦非微微一愣,想起曾经在楚国的边陲之地时,自己曾询问过关于焰灵姬名字的问题,她没有回答。 “那该唤你什么?”他轻声问道。 “随便,我没有名字。” 白亦非沉默一会儿,问道:“我以后可以唤你白姬吗?” 焰灵姬闻言柳眉一皱,带着警戒与敌意问道: “凭什么姓白?” 白亦非解释道:“这是白家祖上的规矩,白家的男人娶了妻子,妻子必须改为白姓,我的母亲亦是如此。” 焰灵姬一怔,便没了声儿。 良久,她有些不明白地问道:“你要娶一个没有名字的百越女子过门?” 白亦非微微一顿,缓缓说道:“虽然他们还叫我侯爷,其实血衣侯早在新郑的那个雨夜就已经被屠夫杀了……财富,权力,身份早跟我没干系。” “我想娶你,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男人喜欢上了一个普通的女人,我晓得你曾经一直看不起我,对我有所怨恨。” “但是我还是想娶你,我觉得我没有错。” “过些年流沙壮大了,底蕴坚稳了,咱们可以生个孩子,然后将他抚养长大,一同教他武功,兴许那时还可以借助韩非和张良的关系把他送到小圣贤庄读圣贤书,习圣贤礼……” 焰灵姬听着听着越发有些忍俊不禁,淡淡嘲讽道:“你平日不爱说话,想的可是真多。” 白亦非讪讪一笑,住了嘴,不再说下去。 “记住你今日的话。”她忽而又开口道。 她这言语里没了嘲讽与不屑,格外的认真严肃。 白亦非握住缰绳的掌心摊开,轻贴住白姬柔软的小腹往后移,两人便贴的更紧,鼻翼处是熟悉的淡淡发香,女人挺翘浑圆的臀外侧受到马背与人身的挤压,溢出部分肥而不腻,随着马儿走动不断摩擦着白亦非的大腿内侧,那使人惊心动魄的软嫩此时没有勾动他内心的情欲,反而使他变得无比宁静。 “嗯。” …… “荀子,真不用这么多东西,临淄离桑海真不远,便是马儿悠悠慢驰,四五日怎么也该到了。” 秦沚看着荀子夜里带来了一个大包袱,里面琐碎不少的东西,甚至一些瓶瓶罐罐的疗伤药,让秦沚哭笑不得。 老人一惊,眉毛一横,语重心长地说道:“那可不行,秦小兄弟此去临淄既是因为江湖纷争,受点伤是很常见的事情,把这药带上,以防万一,老头子我还等着秦兄弟日后回来咱们论道论道。” 他话说着,索性将“小”字也去掉了,心里不大愿意让秦沚离开小圣贤庄。 这个世界没有良好的通讯工具,倘若真能遇上说得上话的朋友,定不愿意有别离,对于荀子这等大儒,他在一条路上走的远了,自然会觉得越发孤独。 于荀子而言,秦沚似乎这个世上唯一一个谈得上知己的人,他知道自己的想法,能够提出极具新奇但并无胡作非为之意的质疑和猜测,对他的影响和开导三言两语实难说清,这是他大半辈子的遗憾,如今方得弥补。 后人未必就比前人差,何况是沉积了千年的智慧。 秦沚无奈将东西收好,老人对他的好让他有些手足无措,那匹枣红马也是小圣贤庄这两年驯养的最好的马儿,给荀子的黄牛从马厩里领了过来,秦沚不晓得荀子是怎么做到让黄牛学会这么复杂的事情,但这一定和荀子的‘道’有关。 他没有去开口问荀子,心中明了无论什么事一旦涉及到了‘道’上面,话语是讲不清楚的,只是偶尔会惊叹荀子的‘道’竟然这般有趣。 他也很想知道黄牛在说什么,而不是“哞哞哞”。 两人又在院子里聊了许久,直至深夜时分,星辰满天西斜,月斗如钩,老人才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了秦沚的小院子,临走时还不忘嘱咐一番江湖险恶,听得秦沚想笑却又不敢笑。 世人眼里的荀子大抵是足够深沉而肃穆的,他不会像寻常老者那般啰哩啰嗦,但凡开口定然是深奥繁琐的大道理,是冥冥之中的点化,是当世读书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机缘。 实际上远没有那样玄乎,不过是荀子觉得跟一群“愚顽稚童”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罢了。 ……愚顽稚童。 这便是荀子对世人的吐槽,跟秦沚说起时,语气竟十分怅然。 秦沚心里并不觉着荀子就是道理,他没有这样的想法,但荀子的许多话听在他耳里的确让他受益颇多,最直观的表现无非是屠夫在‘屠道’上进步。 在小圣贤庄的这十来天确实生活的无比舒适安逸,即便是当初在紫兰轩中也远不及此时称心,他和楚香兰仿佛真的隔绝世外,心头没有争执和烦扰,每日清晨就在琅琅清清的读书声中醒来,夜里在缠绵悱恻中睡去。 太平,长安。 此番离去,确有不舍恋恋,但他不得不走,小圣贤庄这样的清净之地无法庇佑他一生。 心里有仇,心里有恩。 年轻了些,实在闲不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