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醉醒之间 (第1/2页)
黄昏的斜阳透过窗子照进了屋内,李清河捧着那柄拂尘,轻抚着华丝,点点香气环绕指尖,沉默不语。 “你看看什么是道家拂尘,你看看你手里的那个是一样的么?大雪山蚕丝也没这个感觉!” “这他妈是荔枝经常用来洗头发的皂角香,你这一路就没想起来?” “你呀……唉……” 李长安气的扔下手里的道家拂尘,叹着气摔门而去。 “荔枝……”李清河呢喃着闭上了双眼。 太和殿中 “你喝酒了?” “师祖,您鼻子真是一如既往的灵!”李长安谄媚的说着,跑到崔老道身后锤起了背。 崔老道也不恼,只是笑呵呵的享受着:“今天嘴怎么这么甜,以前不都是崔牛鼻子崔牛鼻子的叫么?” “嘿嘿……这不是读了经书,做了功课,知道尊卑了嘛。” “少给我打岔,山上来了个年轻人,什么事,说吧。” “嘿嘿,那个……那个我想跟您要块地。” “多大?多高?”崔老道闭着眼,嘴角噙着笑意 “那当然是越……您看着来就行,都听您的。” 崔老道笑意更甚,眼睛依旧紧闭:“想在太和山上开地,就是武殿指挥使的虎符来了也没有用,就因为是你小子的朋友?” “太和山上几条街,打听打听谁是爹,你小子口气不小,明天这掌门给你做得了。” 李长安脸色一变,尴尬的说道:“好歹都是道家人,您行个方便,我带他先见见您?” 崔老道没有回话,李长安怪笑一声,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等到他带着异常沉默的李清河来到大殿中,崔老道这才睁开了眼,仔细的打量起了这个年轻人。 李清河还沉浸在荔枝之事中,没有在意崔老道的目光,只觉得一缕清风拂面,身体不由得轻松了些许,心中的烦闷也随之减弱几分。 崔老道眸子中有刹那的失神,因为这孩子的眼神有那么一个瞬间,很像棠林。 目光再次扫过,崔老道心中突然惊疑一声,方才听李长安说都是道家中人,他并未在意。 但此时仔细看去,这孩子周身散发着一股虚无缥缈之意,本身却无半点修为,当真奇怪。 某处山林间,清玄道人决明抬头饮下一壶清酒,笑而不语。 “孩子?”崔老道轻声喊道,将李清河拉回了现实。 “呃……前辈。”不知道叫什么的李清河只好称一声前辈,执晚辈礼。 “有没有兴趣在我太和山学道?”崔老道眯着眼,像极了一位亲切的老人,没有半点高人的气场。 李清河摇头拱手:“晚辈已有师父,还请前辈见谅。” 崔老道‘嗯’了一声,笑着点头:“不打紧,你师父是何人,就是青城山的道人也无所谓。” “清玄道长。” “清玄?”崔老道心生疑窦,他从未听说过江湖有这么一号人物,但旋即笑了起来。 “无碍,不是要你拜入太和山,如果你愿意,可以在这里住,和长安一同修行,大道万千,太和山什么都容得下。” 此话一出,一旁的李长安使劲的给李清河打眼色,急的额头冒汗。 “多谢前辈。” 李清河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他现在身上只有三十多两银子,既然春考没中,也就没心思继续参加,只得暂时落脚太和山。 他本就不是为了功名而读书,没必要和仕途死磕,用他师父的话说,人生如朽木没有头绪,随性的有些过头了。 待到二人离开后,崔老道露出了一丝颇感兴趣的笑容。 随后苏青木走进了大殿。 “师父,我太和山是不是和朝廷有仇,长安他娘就……现在又来了个这孩子。” 崔老道笑着摆了摆手:“不用在意,这孩子不一般,自有一番造化,他既然和长安是朋友,那就就留在这里吧,我太和山什么时候需要看朝廷脸色了。” “就怕朝廷盯上这座江湖啊。”苏青木叹息一声。 “也许……我太和三百年又能见一次仙人,也说不准。”崔老道起身朝殿外走去,留下一脸惊诧的苏青木站在大殿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