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藏秘事_第三章 转轮藏穿越前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转轮藏穿越前清 (第2/2页)

下,到了长廊转向东。整个园子静得瘆人,哪里还有游客的影子?

    看到这儿读者可能要纳闷儿了,既然同是中国人,同是北京本地人,为什么交流起来不顺畅?原来真实的穿越远不像某些小说描写的那么浪漫,首先遇到的就是语言的差异,许多我们惯用的词汇在清朝还没形成。例如“演员”,在清朝叫“戏子”,比较文的叫法是“伶人”,尊称叫“角儿”(读“爵儿”),你跟他说“演员”,人家不懂。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差异。水,只有井水,没有卫生标准,没有检测报告,没有保质期,你喝不喝?洗澡没有浴液、香波,能用得上土造的肥皂就算得上有身份的人了。怎么洗?淋浴?别想了,清朝根本就没有水管子,有个木桶就谢天谢地了。做饭,我们常用的许多调料清朝都没有,且得适应一阵子呢。当然本写手并没去过清朝,这些都是采访苏萍、张日新才知道的。闲话少叙。

    且说张日新看准一个机会悄悄对苏萍说:“祝贺你,穿越真的成功了。但是真不好玩儿!”

    苏萍惊恐的泪眼看着他,似乎牙齿也在打战。

    后边的清兵吼了一声:“不许说话!”又转脸说:“我说队长,干脆拉到山根儿底下砍了算了,就往上报一个拒捕身亡。赶紧消差好上值房赌钱去。”

    “没长进的东西,就知道赌钱。”破锣嗓子说:“他手无寸铁怎么能拒捕?你当上边好糊弄呢?再说,人犯拿到了,凶器、同党、主谋都没着落呢,让你给砍了,你是不是他们的同党想灭口啊?”

    “得得得,算我放屁!今儿出来没瞧黄历。”

    “你小子还别说便宜话。告诉你,今儿逮着刺客,上边儿准有赏银,头份儿是我的,你也能沾光儿,不比赌钱合算?再说了,待会儿要是把主谋审出来,不但赏银更多,咱哥仨都得升一级。”

    “他要是审不出来呢?”

    “你瞧这俩这身子骨儿,是那能熬刑的人吗?”

    张日新看出苏萍的腿发软,但自己两手绑着无法搀扶她,只好用肩膀靠着她,给她一点支撑。

    忽然从长廊对面走来五个人,居前的那位穿的是官靴,帽子上有蓝顶子;其他人都穿靸鞋,帽子上只有个不大的铜疙瘩。走到切近,押送他们的这三人齐刷刷单腿下跪:“见过统领大人。”

    统领大人朝这边儿一努嘴儿:“怎么回事?”

    破锣嗓子抢先回答:“回大人,标下巡查擒获刺客两名。”

    “往哪儿去?”

    “带到城关审问。”

    “凶器呢?我瞅瞅。”

    “没……没有。”

    “废物!”统领当胸踹了一脚,破锣嗓子摔了个仰壳。但立刻爬起来仍然跪好。

    “真误事儿!”统领余怒未消:“没有凶器算什么刺客?凶器他不会藏起来?树棵里、石头缝里,搜!再说了,就这么两块料儿势单力孤能行刺吗?准有同党。传我的令:关城门,搜!”

    “嗻!”破锣嗓子强打精神大声喊:“统领有令,有刺客,关城门,搜山!”

    很快远处就传来好几处的回应:“统领有令,有刺客,关城门,搜山!”

    统领也回身往东走,一挥手,一行人都悄无声息地跟在他身后。

    七拐八绕,眼前出现了“紫气东来”城关。这是颐和园六大城关中他俩最喜爱的一座,在这城关前拍过许多照片:或春、或夏、或秋、或冬,记录了他们的甜蜜、满足、缠绵、幸福……不想了,不想了!

    往常这座城关一向是敞开大门的,今天却是大门紧闭。苏萍想:要是还能回到我的时代,我要就颐和园的城关写一篇论文。原来它不仅仅是点景建筑,而是有着重要的军事功能,一旦城门紧闭,这座园子就被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区域,便于防守。这六个城关的分布一定很有讲究。但……今天,生死难料啊!抬头看,城墙上站着两名大兵,一个挎着腰刀,一个握着长弓。

    城墙下有一个小门,里面有上城的台阶。一行人进去,大兵们推推搡搡把他们推上城墙,进了城门楼。这里值守的两名清兵都给统领请安。

    城门楼里不算宽敞,统领在一个大案子后边坐下,立刻有一名亲兵给他上茶,另一名亲兵递上一个旱烟袋锅。这名亲兵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带有钢口的小皮包,先从里边捏出烟丝把烟锅填满,再从里边抠出两样东西,苏萍认得那是取火用的火石、火绒。以前老师讲过,今天看到真的了。只见他左手握住小皮包,右手捏住火石在皮包边缘的火镰上“啪、啪、啪”击打了七八下,打出的火星溅在左手的火绒上,火绒冒出一缕细烟。他赶快凑上去吹,火绒上的火星就变成小火苗,他迅速将这小火苗放到统领的烟锅儿上。统领微微闭眼,深深吸了一口,过了好一阵儿才睁开眼,缓缓把烟吐出。他看一眼站在面前的张日新和苏萍,朝外边儿摆了一下头,立刻过来两名亲兵,把张、苏二人推出去,让他们靠着城墙垛子席地而坐。

    苏萍把头靠在张日新肩上,扑簌簌落下泪来。

    “别哭,别让他们听见。我好像有办法了。一会儿他们问你话的时候,你就推说是跟我来的,其余一概不知道。”张日新安慰她。

    “不能让你替我死,要死就死在一块儿。都是我不好,把你牵连进来。”

    “谁说要死了?我是说要想办法脱险。手机虽然没信号,但是其它功能还完好,也许在这关键时刻还能帮咱们。”

    这里能听到城楼里的谈话,破锣嗓子在学说“眼睛圆”、“锯祖宗”、“捣眼”等他认为有价值的线索。统领沉默良久,说:“保不齐是白莲教的余党?要不然是捻子?他说的这些话兴许是他们教门儿里的黑话切口。”又问:“起获凶器没有?”另两人说:“没有,同党也没有,弟兄们还搜着呢。”

    突然门开了,一名大兵喊:“起来,大人问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