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乐寿堂宁王进谗 (第2/2页)
,于是叫李莲英取地图来。 很快李莲英捧来一份《详细帝京舆图》,在案上展开。 “苏萍啊,起来吧,你仔细找一找你家在哪儿。”太后说。 苏萍看到的是一幅陌生的地图,心里暗暗叫苦。她告诫自己:一定要沉住气,闯过这一关。但越看心里越没底,因为从来没研究过北京的历史变迁这个课题,清朝的地图竟然和现代地图有如此大的差异。 猛然想到清朝的内城城墙基本就是21世纪的二环路或地铁的环线,以此为基准大致判断出自家的位置,大约在朝阳门〖註〗以东,公交车三、四站的距离上。但在这幅地图上这里没有任何标记。于是用手指了指,说:“臣家就在这里。”说完又在原地跪下。 宁王立刻说:“太后,她指的那一片在齐化门外,都是庄稼地。” 太后问李莲英:“谁家住在齐化门外?叫来问问。” 李莲英想了想:“内务府的小杨子。”于是对在外间听差的太监说:“太后有旨,传内务府小杨子。” 小杨子来了,叩拜毕。李莲英把情况向他述说一遍。小杨子指着地图说:“奴才家在齐化门外,过了护城河有一片人家,由这儿往东一直到东八里庄就全是麦子地,中间没有一户人家,苏大人指的地方就是麦子地。” 太后问:“除了麦子就没别的了?” “回太后,偶尔也有一两座荒坟。” 所有人都觉得毛骨悚然,不由得打量着苏萍,只有苏萍已是汗透衣衫。 一阵难忍的沉寂后,太后对苏萍说:“要不然派人陪着你去齐化门外指认一下?只要有个街坊证实就行。” “谢太后,不必了。”苏萍说。“臣一心为国,太后尽知的。究竟谁心怀鬼胎,究竟谁是敌国jianian细日后必见分晓,我知道他的下场。”说罢直视宁亲王。 要是别人说了这话,宁王尽可一笑置之,然而这是苏萍说的,此前苏萍所言无不应验,这几乎是众人的共识,所以宁王闻听此言不由得打个冷战。莫非,她当真知道我的什么下场?这回轮到宁王出汗了。 然而这王爷也不是白当的,毕竟久经大敌、老jianian巨猾,稳了稳心神,说:“太后,臣担心国家社稷的安危才不怕得罪太后身边的红人,太后明鉴,臣实出于一片公心。既然所奏不虚,臣告退。”说罢跪拜退出。 太后想:他这话软中带硬,点明了他所参的是我身边的红人儿,还显得他是一片公心大义凛然。如果我留中不问或者驳回他,就显得我对手下的臣工有远有近、有薄有厚,对我身边的红人儿多有回护,说出去不大好听。这不是不给我留退身步吗?也罢,我先依着你,你不就想把她解送到刑部去严审一通吗,行,你今儿个把话说得这么死,如若到了刑部问不成通敌的罪,我看你怎么下台阶儿。 宁王刚走出殿门,一阵密集的雨点打下来,不由得心中一凛:那天祈雨回来的路上苏萍说再过七天就能下雨,今天正是第七天,料事如神呐!照这么说,她说知道我的什么下场想必不是吓唬我,既然叫做下场必不是好的结局,看来我真得把这丫头弄到刑部,逼问出她今天所言指的是什么下场。这样想着急步往家走,竟未察觉衣服已经淋透。 在乐寿堂门外值守的太监看见下雨,抢步奔至东暖阁,经过隔扇的时候竟被门槛绊倒,扑在地上说:“老祖宗!龙王爷显灵下雨了,大雨呀!”众人目光一齐转向窗外,只见甘雨潇潇已很密集,再后就传进来雨点砸在积水上的声音。 太后让宫女荣儿点燃一炷香,双手接过来,转身朝龙王庙的方向恭恭敬敬举了几下,再回身递给荣儿,荣儿将这炷香插在了条案上的香炉上。 太后猛然想起,那天祈雨回来的路上苏萍对德龄说:“再过七天就该下雨了。”屈指算来今天就是第七天呀,想至此只觉心头一紧:事情到了这份儿上,不必再猜疑了,苏萍能预知未来已是板上钉钉、千真万确的了。至于她自己不肯承认,只能说真人不露相。看来那天荣禄出主意谎报军情根本就骗不了她,她必是看透了我们的把戏假装糊涂,而且一定明白我的用意,一定还在暗笑我,这丫头可真有城府!既然如此,她所说“惨败”、“赔款”就绝不是戏言。至此喜雨带来的愉悦完全被忧愁取代。 〖註:朝阳门旧称齐化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