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无声的杀戳 (第2/2页)
了不多多少倍,在夜间呼啸的寒风中几乎微不可闻,加上这时的鬼子还没有大功率探照灯,用来照明的只有兵营中的一堆堆篝火,但又能照出多远? 加上小队成员都披着白色披风,一直摸到了兵营五十米外,哨塔上的倭兵竟毫无察觉。 于寒没有立刻动手,而是让小队成员伏地等待了一个小时,等倭兵换岗之后才从雪地上慢慢起身。 见石斗升端起步枪瞄向最近的哨塔,于寒摆了摆手,从物品栏取出了反曲弓。 开玩笑,即使是装着消音器的手枪,子弹出膛后的闷响也不小,何况只加了消焰器的步枪,还是11mm口径的? “嗖!嗖!嗖!” 三支箭矢先后离弦而出,精准地命中了三个哨塔上的倭兵,冰冷的箭矢从颈部穿过,将三个倭兵钉在了哨塔的立柱上。 相邻哨塔的倭兵听到响动后疑惑地瞅了一眼,只见五十米外的同僚身躯微微弯曲,两手无力地垂落,靠在立柱上,两腿微微向前伸出,肩上的步枪轻轻晃动。 “啊哈,横田君又在做梦了。不知道他梦到了什么?”倭军哨兵暗笑了一声,等着看对方滑倒后的窘相,就在下一刻—— “噗!” 异物入喉的痛楚传来,倭兵下意识地伸手捂向咽喉,却被巨大的力道带得双脚离地。 “呯!” 类似于钢钉入木的闷响过后,倭兵被死死钉在了立柱之上,在咽气的最后一刻,他终于明白了什么。 “十五点经验?小鬼子太不值钱了!” 于寒心里嘀咕了一句,背起弓箭沿着营地外围绕起了圈子,到了合适的距离和角度后,将一个个哨兵钉死在哨塔之上。 每当营地内的巡逻哨走到边缘时,于寒便趴在雪地上一动不动,白色的披风几乎与雪地融为一色。 绕着整个营地转一圈,于寒几乎累了个半死,总算把野炮联队的哨塔清理干净了,还没引起巡哨和碉堡里的倭兵注意。 于寒这时也摸清了巡哨的人数和规律,一共有四支巡逻队,每支十三人,加起来差不多是一个小队,各支巡逻队的警戒区域互不重叠,分别巡视营地四片区域。 巡逻哨倒也好解决,但麻烦的是几个碉堡中的倭兵,必须进入其中才能解决,要是用震撼弹的话,炫目的强光和高分贝的噪音势必会打草惊蛇。 于寒最终决定冒险一把,打仗哪有百分百的把握?方法便是分头行动。 每个雕堡中有两个倭兵,分别是机枪手和副射手,这样的话,每个碉堡必须有两人进攻,还不能失手。 碉堡一共有五个,但于寒这边只有九人,于是他一人包揽了一个,其他八人刚好一人一个,都用弩枪攻击,如果敌兵未死,就用匕首补刀,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枪。 由于巡哨的原因,不可能同时攻击所有碉堡,但每隔一段时间会有短暂的空档,这就是下手的机会。 吩咐大家见机行事后,于寒 率先摸到铁丝网前,也不用钳子,锻造术释展出来,铁丝网立即齐茬断开,九人鱼贯而入后,于寒又将铁丝网虚连起来。 等一队巡哨过去后,飞快地猫腰靠近一个碉堡入口,这时他惊喜地发现,提示敌对人物的红点不知什么时候有了标示朝向的短线(参照三角洲部队游戏),这更增加了几分把握。 两个红点几乎动都不动,于寒手握短刀一个箭步迈入,发现这两人竟都在背着入口打瞌睡,也许是觉得碉堡内万无一失才这么心大吧。 “噗!” “咔嚓!” 于寒将匕首深深扎入一个倭兵的颈部,又飞快地扭断另一人的颈椎,两个倭兵就在半睡半醒间见了天照大神。 收起碉堡内的加特林手摇机枪和弹药后,于寒小心翼翼地出了碉堡,这时其他人也解决了目标,几分钟后聚在一起,纷纷打出了OK手势。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四支巡逻队了。 于寒观察了一下对方的活动规律后,悄无声息地与队员汇合一处,压低声音嘱咐了一番,八个队员听后眼睛一亮。 一阵脚步声传来,于寒一个手势,士兵们纷纷趴伏在地,白色披风已经脱掉了,营地里可没有雪,但身上的迷彩又成了最好的伪装。 等巡逻队走过之后,于寒取出反曲弓,抓起三支羽箭连珠射出。 “嗖嗖嗖!” 队末的三个倭兵应声而倒;听到身后响动,前面的倭兵下意识地回头,于寒又来了个一发三矢,十三人的巡逻队立即剩下七人。 “嗖!嗖……” 这时其他队员的弩枪纷纷发威,准确无误地扎入倭兵们的体内,还有一个倒霉鬼中了两支。 弩枪本来是为攀爬城墙作准备的,杀敌的效果也非常好。 为了不让扩散的血腥味引起倭兵注意,于寒将十三具尸体收入物品栏分解掉,这时想起大连湾焚毁的倭军尸体,他不禁有些rou疼,那可是一千多点经验啊,可惜那时把忘了个干干净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