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奔袭十连堡 (第1/2页)
丰禄一听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问道:“大人,请问是什么差事?” 于寒说道:“让你升官发财的事!” “啊?真的?”丰禄听后两眼直冒绿光,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愿为大人效死!” 于寒皱眉道:“起来吧,瞧你那点出息!” “是,是!”丰禄连忙站了起来,谄笑道:“大人,到底是什么差事?能不能先说说看?” 于寒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他打算将一些人安插在梨树守军中,这家伙虽然不能出头露面了,但肯定对梨树县守军中的门道了如指掌,该找哪些人办事,有他出点子再合适不过。至于升官发财,嘿嘿,洗洗睡吧。 丰禄还能说什么?只好悻悻说道:“全凭大人吩咐。”得知于寒是从东辽省过来的时候,他再也没了任何小心思,吉林将军都被人家打得节节败退,连盛京都丢了,朝廷也不得不罢兵议和,他一个小小把总凭什么和人家斗? 莲花镇的百姓约有三千多,加上周边村子的人口一共有四千余人,但青壮并不多,加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加入,还有招录条件比较严格,一直到结束,才招了不到四百人。 四百人也可以组建一个营了,毕竟只是为了自保,不用攻城拔寨,用不着炮兵、工兵、辎重兵什么的,每人一支步枪、若干弹药就行了。 郑永时以及手下的士兵暂时担任了营、连、排长以及教官,各班长则由身体条件好、头脑相对灵活的新兵担任。 于寒接着又将昌阿家的存粮分给了在场的百姓,数量不多,每人也就能分十斤左右,但这也让百姓们感激不已,更激动的是新兵的家属,因为时常要参加训练,所以多分了两个人的份额。 义勇营一共三个连、九个排,加上营长,一共占去了特种排十三个人手,剩下的二十来人被于寒撒了出去,密切关注周围的动向。于寒还让郑永时与当地情报处人员取得了联系,但没有暴露他的存在,对方仅以为是一支小队过来活动,于是将梨树县各处的情况电传过来。 俄军的驻地位于梨树县以东的十连堡镇,兵力为一个连,除了一个班外,都分散于各处;有几十个沙俄勘测人员也在十连堡镇,隶属于一个名为道胜银行的机构,这些都与杰里科交代的印证起来。 道胜银行是沙俄为了修建中东铁路成立的,时间在《清俄密约》签订之后。看来,这支沙俄军队是为了保障铁路的建设以及相关沙俄人的安全,现在还兼作买卖、掳掠苦力。 梨树县驻扎了一个守备营的清兵,现在总共不到两百人,装备参差不齐,有大刀长矛弓箭,最好的装备也就是几杆村田13式。 清兵一个营约有五百人,看现在的情形,加上丰禄的一百火枪兵也不够。 其中的空额不是有逃兵,就是吃空饷造成的。看样子丰禄在里面还比较吃香,兵员满额不说,还装备了齐整的步枪。 又不是营,又是把总的,于寒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军制了,营下面不应该是哨、排、棚吗?怎么又整了个把总?管它呢,反正是敌人,越奇葩越好。 更为奇葩的是,守备营的主官竟然一直空着,下面各个百人队各自为政,饷银也有几个月没发了。 这对于寒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这样的对手即使武装到牙齿又能如何?所以只管解决沙俄那个连就行。 于寒这次出来是为了北上黑省,不可能一直在这里训练义勇营,所以他及时与第一师通了电报,让郭铁生派一个排,由连长或副连长带领,过来接管这支队伍;再另外派一个在军校进修过的参谋或军官。 郭铁生接到命令后立即传达了下去,结果很多营长都几乎抢破了头,欧胜当初就是个连长,就因为外放拉队伍,后来就成直属独立旅旅长了。 郭铁生坚决执行了于寒的命令,将第一师一团一营一连一排派了出来,除了特种团之外,这个排的兵员素质在几个师、旅中名列前茅,派他们出去最为稳妥。另外一个机会则给了师部一个表现突出的参谋。 由于是轻装前行,又都配了马匹,加上河水封冻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天下午,这支齐装满员的尖刀排便抵达了莲花镇。 领兵的是一连连长,名叫徐泰,是一个体格健壮、精神抖擞的小伙子。师部参谋名叫任知秋,原先是蛟龙镇的百姓,从于寒拉队伍起就跟着了,因为识字,先当了班长、排长,后来被调到了第一师师部。 于寒接见之后,立即将新兵集合起来,任命徐泰为义勇营营长兼一连长,原来的正副排长任二、三连长,正、副班长及表现突出的士兵任排长,其他士兵任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