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初鸣 (第2/2页)
。 一个细心的女编辑道:“卜朽?没听说过,莫非是个新人?!” 几人听后面面相觑,最后都望向程欢。 程欢点点头,兴奋着道:“别急,还有一首!” 几人一听,居然还有一首,都不在思考是不是新人的问题,都露出期待的神情。 “还是红歌?”陈玉问道。 “是!” “好,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爱我中华》这首歌,卜朽是单独演唱,前面一段合唱他只能放弃,激昂慷慨的节奏过后,他便开唱了。 在场众人也开始紧张起来,因为这首歌前奏更加明快活泼,一听就朗朗上口。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在场的人都被这一嗓子惊得呆住! 前世这首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被创作出来,是GX省举行的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会歌。作曲家在创作时考虑到民运会是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一次盛会,既然是在GX举办,最好要有GX特色,但也不能全是,所以在音调上尽可能做到GX风格,但又推陈出新。 比如“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的旋律明显具有YN风格,整个曲风较活泼,节奏跳跃,这种活泼欢快的曲调哪怕是牙牙学语的孩子也能跟着音乐舞动起来。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 嘿……” 重复的音调,带有集体舞风格特点的节奏,轻松把歌曲送上高X。 这里的音乐既跳脱又平稳,表现出少数民族特有的载歌载舞风格。办公室几人被这种愉快的氛围带动着,随身附和哼着并手打着节拍,更有本就来自于西南少数民族的一个女孩已经跳起舞来。 “……五十六个民族……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英姿焕发 爱我中华 嘿!” 具有较强对比性质的段落,表现出集体舞的热烈和欢快,更体现出强烈的呼唤“中国梦”的气势! 整首歌张弛有度,一气呵成,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当后面再重复时,几人惊奇的发现自己张口就能来了,像是早已熟悉了这首歌。 这便是传唱度高的优势,也是卜朽选择这首歌的原因之一。 三分多一点,一首歌结束,然而一首欢快的歌却让几人都红了眼眶,尤其是那来自于西南的女孩已泪流满面,或许是因为那骄傲的民族自尊,也或许是想到了家乡以及家中的父母亲人…… 经典的歌曲,就是有如此的魔力! “等等!”陈玉突然尖叫。 突然的反应,吓几人一跳。她没有理会,径直道:“你们看他的资料,我的天……17岁,再有半个月也才18岁!” 几人听到后,也看向卜朽上传的歌手资料,果然写着17岁,生日是85年4月29。 因为歌手与音乐商城是有利益关联的,所以必须使用实名认证,这不可能作假! 17岁创作歌曲并不稀奇,但这个年龄竟然创作出这种经典中的经典歌曲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再想一想,不要说17岁,就是当下成名已久的创作歌手也不太可能写出这样的歌曲,程欢称赞的“几十年难得一出的歌曲”绝不是说说而已。 他已经能够预测到当这两首歌传唱开后,很可能引来一波下载狂潮! 等等……下载狂潮?程欢突然打了个激灵,这个17岁的少年会不会因此成为星级歌手? 很有可能的吧……如果真能成为星级歌手,就打破了国内最年轻星级歌手的纪录! 想到这里,程欢连忙跟自己小组的陈玉以及另外一个人商议,决定将《大中国》和《爱我中华》两首歌放在音乐库推荐上! 两人没有任何犹豫便同意了,作为编辑,他们对歌曲都拥有独到的价值评估和取向,同时也具备发觉好的作品的敏锐眼光以及出色的预见能力。 显然,卜朽的两首歌都满足了他们的诉求,然后程欢开始写编辑评语。 他在《大中国》下面写到:“这是一首融合了许多地方民歌调子的歌曲,它把华夏的特点数了个遍,在听这首歌时能感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和亲切熟悉的音乐与节奏,让我不由的想到身为中国人真好,我爱中国,祝越来越好!” 在《爱我中华》下则写到:“正如这首歌里所唱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支花,合并在一起成为了美丽的中华。每一个民族都各有特色,虽然生活的地区环境不同,但我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在这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以这首歌祝福祖国人民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家和万事兴!” 本来这推荐语一般一句话就行了,然而程欢写了两段,通篇溢美之词,可见他对两首歌有多么的推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