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米的喜剧人生_第0006章 神曲能战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06章 神曲能战否 (第1/1页)

    朱全贵询问丁一米有没有兴趣,本意是他认为丁一米同学多,而且层次不一样,说不定手头有原创音乐作品,他居中介绍的话,有可能会获得一笔可观的介绍费。但他显然低估了丁一米对此的兴趣,一听说邀歌,他马上就坐到了小毛驴后座,赶紧让朱全贵找个清净点的地方,这件事情值得好好聊一聊。

    以朱全贵的经济实力,他只能载丁一米来到一间街边小面馆,而且是店堂里苍蝇比人多的那种。

    丁一米也正好肚子饿了,离开片场时还没到领便当的饭点,也只能在小面馆里凑合。

    朱全贵排出几枚硬角子,点了两碗阳春面。唐国的货币相对坚挺,一碗大排面也才一块五毛钱,钱还是挺经用的。

    吃面的当口朱全贵简要介绍了邀歌背景,邀歌方乃是东海时代全力打造的三人男子组合“男孩队”,该组合其形式模仿丁一米前世的“少年队”、“小虎队”等等,据说该创意来自东海时代著名的旅米(米利坚)音乐人叶成针,他把男子三人组合前景描绘得天花乱坠,东海时代也颇为心动,好歹是重金挖来的著名音乐人,就让叶成针担纲组合的第一张专辑制作人试试水。

    “叶成针果然名不虚传,他的邀歌条件是作品一旦入选专辑,一口价五千块!如果有幸作为专辑主打歌,价格起码翻一倍。即使没有作品,居间介绍搭桥,也有不少于二成的介绍费。所以啊,眼下‘男孩队’虽然还没正式出道,名气却已经传遍大半个唐国娱圈了……”

    丁一米听完就一阵哆嗦,五千块啊,那是多少来着?他的工资与补贴、福利,加一块儿有四百没有?而这已经是主流工资水准了,如果与房价作为参照的话,单位里某位老艺术家,上半年买了一套市中心二居室商品房,二十万都不到。

    “别说了,这活我接了。”丁一米斩钉截铁说。

    “你?”

    “我可是文艺青年。”

    丁一米的确是曾经的文艺青年。前世港台流行歌曲传入内地之初,音像类的杂志,广播电视类的报纸,经常性会刊登一些署名“佚名”的音乐作品。佚名的含义是无名氏,淳朴时代的丁一米以为,流行歌曲的词曲作者就是名叫“佚名”,还很是感慨一番,这个佚名好牛逼啊,有那么多包办词曲的音乐作品。

    涉世渐深之后,丁一米才明白,这些“佚名”作品,根本就是音乐爱好者们记谱拼词再“创作”出来的,只是音乐交流渠道不畅通,根本就不知道原创音乐人姓名,最后就干脆统一标注“佚名”了事。

    摸清其中来龙去脉之后,丁一米就有了一种“我也可以”的想法,有一段时间就专门练习记谱,整理好之后邮寄给报纸杂志,还别说,真拿到过稿费。

    说起来,这是要重cao旧业了哇。丁一米草草扒完了面条,坐上朱全贵的小电驴子,风驰电掣来到东海师范大学。师大里有丁一米同学的meimei,美术特长生,但学校要求师范生要一专多能,就又选修音乐,挺有意思的女孩子,经常写信邀请丁一米到她们师大琴房指点。她有琴房的钥匙,正好有助于丁一米利用琴房的钢琴修正曲谱。

    朱全贵把丁一米送到师大正门口就走了,丁一米让他在傍晚来拿歌谱,顺便还要细谈原创音乐作品委托注册事宜。朱全贵走了没多久,同学的meimei也风尘仆仆来校门口迎接丁一米,门卫那儿做了访客登记,然后就直奔琴房。

    同学的meimei名叫梅玲,她的jiejie叫梅丽,姐妹二人与丁一米同为老家君岳县中学毕业,所以,梅玲也算是丁一米的学妹。丁一米本来是与梅玲不认识的,只不过,梅丽考上的是帝都的大学,而梅玲则在去年高考考到了东海,做jiejie的想着有老同学在东海,算是半个地头蛇,所以就专门写信委托丁一米代为照顾,一来二去,梅玲与丁一米的关系反而比之梅丽更为熟稔。

    梅玲的脸挺清瘦的,眼睛大大的,笑起来却眯成一条缝,配上脸颊俩小酒窝,格外的可人。与丁一米并肩走在校园林荫道,梅玲显得很是雀跃,叽叽喳喳像只小百灵,也不管丁一米“嗯嗯啊啊”尽是敷衍,自顾自把她近一年经历的校园趣事说给丁一米听。

    把丁一米带到到琴房,临走的时候,梅玲忽然问道:“一米哥,今年寒假咱还一块儿回家吗?”

    “嗯哪。”

    “那,你会带上你女朋友吗?”

    “啥?哦,分手了……”

    “分手了?太好了……哦,对不起,一米哥,我不是幸灾乐祸……”

    “切,你就是。”

    “好吧,一米哥你慢慢练琴吧,我还有事。”

    梅玲兔子似的溜走了,周围显得特别安静。丁一米也静下心来,开始点点滴滴回忆前世一首某音神曲。

    丁一米记谱的老底子还在,花了一个半小时,修修改改,某音神曲就记录完毕,填上歌词,自个儿哼了几遍,确认无误之后,接下来就要先行准备一些音乐著作权相关的自我保护工作了。

    明儿一大早,丁一米就要赶长途汽车下乡,版权局注册方面的cao作,只能委托给朱全贵。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歌谱在交给朱全贵之前,丁一米将底稿另行誊抄一份,赶到邮局,办理了邮政特快专递服务,把底稿寄回给老家,然后顺便在邮局挂了个长途——丁一米靠平时省吃俭用,买了一部二手手机的,不过,手机费不便宜,一般都舍不得用。

    长途电话打到了老家村委会,丁一米让村委会熟人转告家里人,寄回家的邮件千万千万别拆,至于为什么,他会另外写信告知家里人。

    邮寄特快专递的方法比较原始,但很实用,既经济又方便,这是前世在小范围内流传的一些小手段,只要不开封,一旦著作权产生纠纷,有邮戳为证,就可以作为证据提交法庭。

    做完了这一切,丁一米婉拒了梅玲要请他吃饭的好意,直言她暑假留在学校做家教,赚钱也不容易,还是等以后一米哥发达了,专门请她吃大餐。

    “真的吗?那就一言为定哦……再见,一米哥。”

    “嗯,再见,别送了,外面的太阳这么晒,赶紧回去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